县级分站

党员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教育 > 淮南市潘集区:“三个抓手”推动党员教育工作“不打烊”

淮南市潘集区:“三个抓手”推动党员教育工作“不打烊”

发布时间:2025-04-08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淮南市潘集区坚持将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立足远程教育“宣传、教育、服务”三大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从“阵地管理、内容创新、学用结合”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切实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充电赋能”。


  抓规范、优配置,筑牢党员教育“主阵地”。坚持高站位谋划,将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压实工作职责。持续推进远程教育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去年以来,先后投入40万元,对全区188个远程教育站点设备进行优化。制定出台《全区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测评办法》《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制度》,实行周提醒、月分析工作机制,强化远程教育站点日常管理。完善《潘集先锋系列平台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定期与区委网信办协调联动,开展网络安全排查工作,对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处置,确保发布信息安全。将远程教育站点维护费用、终端服务费用列入区级财政预算,落实经费保障,保障远程教育站点运行通畅。


  抓典型、优制作,提升党员教育“软实力”。从选题策划、拍摄制作、传播渠道三个维度发力,让党员教育片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在选题策划上,突出“首课、主课、必修课”地位,打造一批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党员教育片,盯紧“可看可学可复制”目标,拍摄一批基层技能培训类党员教育片,构建党员教育视听教材体系。在拍摄制作上,汇聚“凡人微光”,以“小岗位、大使命”鼓舞奋进力量,彰显“时代印记”,用“小故事、大情怀”诠释幸福底色,打造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在传播渠道上,主动适应社交媒体环境传播特点,使用网络新媒体阵地,满足基层党员多元化需求,巩固传统媒体阵地,用好乡镇(街道)党校实体阵地,拓展基层党员集中学习形式,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传播矩阵。去年以来,先后拍摄党员教育片13部,其中《淮畔幽兰吐芬芳》《神仙豆的制作工艺》《微视频:剑》等7部党员教育片被中组部共产党员网收录全国党员远程教育课程。


  抓实践、优服务,释放党员教育“大能量”。充分发挥党员教育工作在服务基层党建、服务党员群众、服务基层治理中的“助推器”作用,着力打造党员教育特色学用品牌。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潘集先锋系列平台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课程、安徽先锋有声书、安徽先锋有声微党课等学习活动专栏,助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落实远程教育站点“固定学习日”“精品节目推荐”等制度,将站点学习有机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同时建立党员群众“点播”制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为本,建立“远程教育+基地”23个、“远程教育+大户”站点158个,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依托远程教育学用基地(站点)开展农业技术讲座300余期,培训党员群众1.5万余人次,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产实践,帮助党员群众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