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员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教育 > 淮南市八公山区:开展党员培训“三创新”活动,助力农村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淮南市八公山区:开展党员培训“三创新”活动,助力农村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八公山区聚焦农村党员培训方式单一、课程设置简单、培训内容泛化等问题,针对性推出“三创新”活动,提升农村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广”宣传“小信息”传递“大声音”,让理论宣讲在一线传播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大走访”,将刚性要求与农村党员自身需求相结合,重点围绕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产业发展等内容,以“理论+实操”“自学+互学”的方式开展学习教育。结合地区发展实际,组建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将党的创新理论、规章制度与小品、合唱等文艺形式相结合,开展“文艺送理进基层”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学习趣味性,不断提升基层党员教育吸引力。结合各镇村情实际,建立“线上学习站”,依托“八公山党建微讯”微信公众号,搭建“云上八公学堂”,精心编制学习内容,定期推送“学习大礼包”,帮助干部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目前,已推送精品课程100余学时,实现“线下+线上”全覆盖。

“深”扎根,以“小切口”讲通“大道理”,让党性教育在一线展开。打造红色“精品点”,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八公山区张楼小学红色教育基地,与市史志研究室、市档案馆、市革命历史陈列馆等部门积极联动,常态化开展“革命历史我来说”红色教育活动12场次,组织10余名老党员说党史,传承红色薪火,今年已有300余名农村党员参加活动。提升研学“水平线”,立足学习情况,串点成线,推出“红色研学路线”,组织党员参观革命纪念馆、村史馆等现场教学点,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视频等方式开展沉浸式教育,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凝聚乡村振兴奋进力量。扩大教育“覆盖面”,把准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组织及广大农村党员的学习需求,推行“6+X主题党日”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设计推出红歌传唱、红色诵读、红色荧屏、知识竞答、主题党课等特色环节,综合运用看、听、研、唱、悟等多种形式,着力扩大农村党员教育覆盖面。

“新”发展,以“小改变”激活“大动力”,让技能创新在一线实施教学改革出新招,探索“课堂+基地”等教学模式,邀请支部书记上党课,模范人物、乡土人才、致富能手上讲堂,农业、林业、民政等多家部门入村讲课,深入田间地头、红色教育基地、产业示范点开展“体验式实践教学”,目前已培训覆盖农村党员600余人论坛交流得新知,举办八公山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论坛”,组织21个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主题,从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队伍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汇聚多元共治力量等方面,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分享经验,帮助村干部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头雁效应”。擂台比武见新秀,将妙山村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八公山区强村公司”打造成技能培训基地,开展“乡村振兴擂台赛”“农业技能大比武”活动,设置农产品种植、电商直播、非公企业帮扶等实操项目,用于检验培训成果,选拔优秀村干。截至目前,全区各部门组织党员前往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活动100余次,共5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