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员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教育 > 淮南市田家庵区:构建“红色学堂”助力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淮南市田家庵区:构建“红色学堂”助力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1-16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淮南市田家庵区聚焦建强教育阵地、丰富培训师资、创新培训载体三个方面,构建起功能完善、覆盖全面、作用突出的党员教育培训“红色学堂”,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聚焦“线上+线下”,建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夯实党校阵地。坚持把基层党校建设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来抓,建立“区委党校+乡镇党校+学用示范基地”培训阵地联合体,制定并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乡镇(街道)党校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对基层党校建设标准、培训内容、培训流程、纪律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确保基层党校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规划红色线路。以廖家湾革命纪念馆、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等红色资源为基础,推出“红色紫金”“红色引擎”“星火联学”等8条红色线路,同时串联一批乡村振兴典型村、基层治理先进村,开展“实境式”党性教育,不断丰富特色研学线路。丰富线上资源。建好盘活“淮舜先锋”系列平台,开设“组工课堂”“先锋有声书”“党建随手拍”等栏目,设立133个党员远教站点,拍摄《“方寸之间”话党史》《小白鸽001:自强不息 烽火相传》《传奇将军廖运周》等优秀党员电教片,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基层党员观看学习。

  

  聚焦“内聘+外请”,丰富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内聘本土人才。通过“公开征集+个人申报+集中评选”方式,建立区级党员教育师资库,聚焦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务工作者、专业技术骨干等各方面人才,择优选聘100余名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同志作为党员教育培训专职教师。外请专业师资。邀请业界学者、行业领域人才以及省级党校、高校等专业讲师授课,确保满足不同层次党员的教育培训需求,邀请市委党校骨干教师与乡镇党校结对,每月到乡镇党校开展业务指导、讲授精品课程,实现资源共享。今年以来,邀请淮南市委党校、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专家授课20余场次。优化队伍管理。制定《田家庵区“先锋师资库”管理办法》,树立“能者进、庸者退”鲜明导向,明确入库师资授课数量、时长及质量要求,健全由参训学员、授课老师、培训主办方等多方参与的培训质量评估机制,聚焦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等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动态调整。

  

  聚焦“理论+实践”,创新党员教育培训载体。开展“课堂式”教学。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打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党务工作”等培训模块,先后举办科级干部专题培训、全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全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示范培训等专题培训班。组织“体验式”教学。创新“现场教学+实地观摩”的教学方式,紧扣党员在种植红薯、莲藕等特色农业的技术需求,组织实地观摩淮南翠绿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史院莲藕种植基地等现代农业建设典范,邀请本地“土专家”“田秀才”等现场教授种植、防治病虫害、田间管理等技术,增强教育实效。开展“合作式”教学。引导辖区农村、社区、企业、机关等领域的党组织开展联训联建活动,建立“培训共办、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的合作办学机制,先后组织70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研学体验等联合实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