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1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压实“责任链”、拓宽“渠道链”、延伸“服务链”,不断推动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压实“责任链”,织密党员教育组织网。完善组织架构。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县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基层党(工)委具体推进、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的工作要求,形成上下四级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坚持整体谋划布局。组织召开全县组织工作会议、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把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24-202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贯彻落实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印发党员教育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培训责任。建立党员教育培训信息台账。与干部教育室、村干部管理室、组织指导室、县乡党校、行业主管部门及县直单位搭建党员培训日常信息共享渠道,分级分层分领域掌握党员教育情况。按照“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工作思路,统筹建强各类阵地,依托县—乡镇(部门)—村(社区)三级教育矩阵,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全员覆盖。压实各级党组织工作责任。明确党(工)委(党组)抓党员教育培训的主体责任,全县29个基层党委(工委)每月召开党建工作例会,进一步理清思路、明晰目标、细化举措,各党支部书记认真落实抓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从严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确保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拓宽“渠道链”,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打造“课堂+现场”的双教学模式。围绕理论宣传、政策解读、廉政教育等内容,邀请市、县委宣讲团、县委党校、县直单位领导深入各乡镇开展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党员到基层一线、实训教学点、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进行实地参观体验,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推行“领学+研讨”学习模式。坚持政治引领、突出示范带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要求党员干部在固定学习日轮流担任领学者,组织党员开展研讨交流,营造“人人参与、轮流领学”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党员在集中学习中由“配角”变为“主角”,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学习参与的积极性。畅通“线上+线下”学习渠道。线上利用“安徽党员大课堂”“寿县党建”微信公众号和县乡“两级”先锋网、“远教站点”、各支部微信学习群等平台,及时将党的理论政策、先进榜样事迹及县重点工作动态传递到基层一线,让广大党员群众在“指尖”随时随地学。积极开展线下党员教育专题培训,以集中授课、交流研讨、实地考察等面对面交流形式,让线下教育培训更接地气、聚人气。
延伸“服务链”,紧扣学用转化落脚点。坚持实践导向,把“学出成果,做出成效”作为党员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结合重大节日和特殊时期,组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先进典型模范及优秀党务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传、化解矛盾纠纷、收集群众诉求。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通过“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推动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村组报到,广泛征集群众“微心愿”,引导无职党员主动亮身份、履承诺,参与交通劝导、社区建设、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榜样精神。2024年,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组织无职党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80余场次,收集社情民意430余条。着力破解流动党员日常管理及作用发挥难题,按照“就地就便”的原则,在上海、苏州、杭州等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城市累计成立41个驻外流动党组织,组织开展“我为家乡谋发展”“桑梓聚一堂、献计助家乡”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外信息广、致富点子多的优势,引导流动党员争当家乡形象的“宣传员”、招商引资“联络员”、家乡发展的“计谋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