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员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教育 > 寿县寿春镇:“三端发力”打造党员教育培训“聚能环”

寿县寿春镇:“三端发力”打造党员教育培训“聚能环”

发布时间:2024-12-26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的“时”与“势”,以教学资源为抓手,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健全完善党员教育基础保障体系,系统发力,聚焦“学、悟、行”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内在活力,持续推动基层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一是前端统筹安排,筑牢“学”的基础。筑牢思想根基上下功夫突出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载体,通过专题党课系统学、业务课堂重点学、集中轮训专题学、网络培训在线学等专题学习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新时代党的声音“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强化内容供给上下功夫,优化教育培训“供给侧”。聚焦政策导向,精选与党员紧密相关的政策条例纳入专题党课内容,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惠农惠民政策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打造活泼生动的基层政策课堂。开展“送课下基层”活动103余场次,培训3600余人次,实现党员教育“走下去”,党员能力“提上来”。关注实际赋能上下功夫,推出融合开放式育“套餐”立足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安全生产、生态保护等方面,收集党员干部培训需求意见360余条,不断完善培训内容,让党员“学其所需”“学其所想”“学所用”切实增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

  二是中端持续发力,强化“悟”的力度开设本土课堂,党员教育“原味”纯。严把选题、内容、形式主题,守住方向,深挖红色家底,确保党课姓党。坚持“党组织书记先训、骨干党员集训、支部兜底训”方针,对身体健康能集中学习的党员,依托镇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集中轮训,对年老体弱的特殊党员,组建移动党校”送学队伍,携带“红色套餐”送学上门;对流动党员,提醒督促流动党员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学习提高纳管率线上线下双交流,党员教育“鲜味”浓。以各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为支点,以点带面辐射党群服务中心教学点,赴寿县廉政教育基地、楚文化博物馆开展学习“第一循吏”孙叔敖、“时苗留犊”廉政事迹深入人心,引导党员沉浸式实地打卡寿春镇红色地标。创新“云上览先锋,扫码学党课,充分利用“寿县党建”、“安徽先锋”微信公众号,实现云端互动,实时转发重要会议精神并开展政策解读,积极传播寿县党建声音引导流动党员、新业态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学习确保党员补训到位。选好典型力量,党员教育滋味。坚持高标准定位、多层次着眼、全方位选树典型人物,通过表彰表扬、媒体推送主题座谈、事迹展览等多种方式宣传典人物,让老典型不断展现新事迹,新典型不断迈上新台阶,产生以一个点拉动一大片的良好效应。2024年我镇累计开展培训288余场,覆盖党员群众4400余人。

  三是后端提升质效,抓好“行”的关键。坚持“点面结合”、辐射带动。以八有八建”党群服务站建设为牵引,带动全镇15社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化整合宣传教育阵地,力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拓展党员教育培训空间。南关社区突破自身区域限制,整合辖区资源,创新“树荫下的流动话筒”,打造别开生面的户外党员教育宣讲课堂,受到居民群众的喜爱。深化“内外结合”、联动协作。走出去学,通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海市梅陇镇挂职锻炼,组织社区书记参观学习先发地区好做法好经验更新工作理念思路,不断探寻先发地区的成功之道在我镇的转化之路。引进来学,邀请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学教授就社区党员教育和管理“把脉问诊”拓宽基层工作思路,提高服务创新能力状元社区充分利用辖区人力资源,联合安徽省舞蹈家协会老师开设社区夜校课堂,受到广大居民一致好评。注重“条块结合”、多元发展。依托美丽乡村”专线,开展“乡村振兴”帮扶活动180余次,带动农增产增收,服务乡村振兴;依托古城焕新”专线,实地走访5A创建包保店铺,在古城墙、楚文化博物馆、报恩寺街区等热门景区化身文旅推荐官提供信息咨询、线路指引文化宣传、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依托民生实事”专线,聚焦群众关注的反电信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生产、政策宣传重点,开展“敲门、听民声、办实事”等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活动530余次,帮办事项900余件,协调解决各类问13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