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三和镇积极探索并深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机制,聚焦队伍建设、激励机制、服务项目三大核心维度,持续优化志愿服务的组织体系与运作模式,显著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效路径。
构建“社工+志愿”服务坚实堡垒。体系织密,阵地筑牢。构建起“区-镇-社区”三级联动、高效协同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精心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实现服务触角全域覆盖。大力推动志愿服务驿站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度融合,集服务、展示、活动于一体。专业引路,多元聚力。创新采用“公开招募+定向选拔”双轨并进模式,积极引入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资质与实务经验的人才。依托高校智力资源与社会组织专业平台,建立常态化人才引入与培育机制。目前,已成功引领青年志愿者、共建单位骨干、退休人员等多元力量,组建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康促进等多领域的“暖心家园”“护雏飞翔”“邻里守望”等特色志愿服务队27支,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服务力量网络。
创新“社工+志愿”激励新机制。精准设岗,赋能成长。立足社区实际需求,科学分类设置服务岗位,明确职责与任务,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建立健全涵盖政策法规、专业技能、实务操作、应急处理等内容的常态化、阶梯式培训体系,通过集中学习、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持续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积分激励,价值认同。创新实施“服务换积分”制度,将志愿服务时长、质量、难度等要素量化为积分,与社区提供的物质回馈、精神嘉奖、优先服务、学习机会等挂钩,形成“服务-赋能-反哺-共治”的良性价值循环链。大力选树宣传“最美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项目)”等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归属感与价值认同。联动共建,闭环优化。定期组织辖区成员单位开展“结对帮扶”“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等共建活动,促进社区与单位资源互补、良性互动。畅通“居民满意度调查+线上线下意见箱(栏)+定期恳谈会”等多维度服务反馈渠道,建立意见“收集-分析-响应-改进”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组织与制度体系在实践中持续完善,服务质量在反馈中不断提升。目前,已链接60余家社会资源单位深度参与社区服务与治理。
释放“社工+志愿”治理新效能。需求导向,灵活响应。组织社区“两委”、党员、志愿者骨干成立“邻里帮帮团”,创新建立“居民点单(提出需求)- 居委会派单(梳理发布)- 帮帮团/志愿队接单(主动认领)”的供需对接与任务分配机制。项目引领,品牌塑造。 围绕服务对象精细化、服务内容多元化目标,系统打造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可持续性强的品牌项目,覆盖了儿童关爱、为老服务、心理疏导、社区融入、家庭教育等多个关键领域。五社联动,精准匹配。 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高效整合各方力量。目前已成功培育包括“医路有我”、“向日葵周末特色小课堂”(儿童教育)、“青春‘益’站”(青少年发展)、“花蕾伴夕阳共享奶奶”(代际互助)、“‘步’约而同”(睦邻友好)等在内的26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完整闭环运作,实现了居民需求与服务供给的高效、精准匹配,有力推动了社区服务从传统的“被动安排”向居民“主动参与”、社群“互助共享”的现代治理模式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