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党委聚焦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新变化、新要求,以“四化四有”为抓手,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特点,坚持分类管理、精准施策,不断构筑党员全覆盖、管理多样化的党员教育管理新矩阵,推动党员分类管理“渐入佳境”。
“责任化”考核,让“在职党员”有“压”。加强党员“明责、履责、考责、问责”全链条监管,以党支部为单位,根据农村在职党员所担任的职务,围绕村级事务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思路,健全完善“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小结、一年一考核”管理机制,以督促干、以干提效,营造比拼抢实的浓厚氛围。打造共建共享的“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综合体,社区结合在职党员的专长和职业特点,合理利用党员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好支部“代言人”,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岗位化”引导,让“无职党员”有“为”。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围绕日常工作设立政策法规宣传员、文明新风示范员、环境卫生维护员、安全稳定巡逻员等岗位,搭建起“想作为、争作为、有作为”的平台,让广大无职党员有岗有位,有位有为。同时,坚持督查约束和考评激励机制,掌握无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年底党员群众评议党员、表彰奖励、优秀“共产党员户”评选的重要依据,促使广大无职党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领岗履职,积极参与村级事务,使广大无职党员有岗有位,有位有为。全镇2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履责,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动态化”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家”。建立镇、村(社区)两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流动党员的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所从事的工作等信息进行登记,集合党员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做好流动党员近况定期更新。对流入的流动党员,做好个性化登记,组织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增加归属感;对流出的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库,确保党员关系不漏、组织生活不断、教育管理不松、先锋作用不停。以15个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党员微信交流群,及时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状况,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关心支持本村(社区)建设发展,做到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心”。
“主动化”帮扶,让“银龄党员”有“位”。深入挖掘在教育、文化、农业等领域有技术专长的离退休党员,建立“银龄智库”,发挥老干部从不同领域、不同岗位退休后的理论知识优势、实践经验优势、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引导广大老干部深入乡镇、村组调研,在乡村产业规划、产业项目建设、产销对接、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方面贡献力量。创新组织活动形式,上门服务与老党员一起观看相关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通过座谈会、宣讲会等方式让老党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感受党的关心关爱。每年结合春节、“七一”等节日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和生活情况,解难题、送真情。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在家的老党员,采取“送学”“陪读”等方式,从思想上关心老党员、生活上照顾老党员、精神上关怀老党员,让老党员有更多组织归属感、生活获得感、精神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