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坚持“三个导向”培优育强乡村青年人才队伍

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坚持“三个导向”培优育强乡村青年人才队伍

发布时间:2023-10-07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坚持把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抓实人才培育这个关键环节,坚持政治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担当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

  

  坚持政治导向,厚植底色,打造理论学习“大课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线上线下齐发力,把加强思想淬炼贯穿乡村人才培育的全过程。用活线上学习资源。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安徽先锋微讯公众号等载体,择优推送精品党课27期,实现云端学习不断线,持续引导青年人才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素养。搭建线下学习平台。依托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活动载体,组织青年人才前往汤王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影怀烈士陵园等。利用春节返乡等时间节点,召开理论宣讲会、读书分享会15次,促进青年人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坚持目标导向,因材施教,搭建能力提升“练兵场”。紧扣目标任务,助力青年人才精准学习政策、熟练掌握业务,尽快成长为“行家里手”。“滴灌式”业务培训。聚焦“五大振兴”,邀请业务骨干和农技专家,全方位、立体式深入解读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分专题、分批次开展业务培训、农技宣讲7次,促进青年干部和青年农民快速成长成才。“互动式”交流研讨。打造交流平台,引导青年人才梳理总结阶段性工作情况,分享心得体会,制定职业规划。今年以来,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3场,举办“乡村青年说”演讲活动4次,参与人员达105人次,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

  

  坚持结果导向,有的放矢,培育青年事业“生力军”。聚焦破解乡村青年人才之“渴”,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让实干者得实惠,从机制入手、于岗位着力、以实绩落脚,打出正向激励“组合拳”。将履行岗位工作职责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激发年轻干部工作积极性。探索实施“雏雁工程”,鼓励支持本镇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组建“红马甲”青年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青年优势特长,开展防溺水、防电信诈骗、人居环境整治等各类实践活动16次,青年人才参与1800余人次,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