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公山镇聚焦农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紧盯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着力抓好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村级干部、党员、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不断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严选乡村振兴“领路人”。着力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确保青年干部“跟得上,走得稳,熬得住”。选拔优秀选调生、有乡村工作经验的社保员、作风过硬的退伍军人等担任村“两委”干部。注重培育新生力量,先后安排20名后备干部提前参与村级管理,组织在产业项目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村庄环境整治等急难险重岗位上“练兵”,在一线历练中发现和识别人才。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稳妥有序推进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以源头活水促进村干部队伍更新迭代。强化递进式培育,建立“党校培训+学历提升”的闭合式培养链条,每年对所有村干部、后备干部开展全覆盖轮训,推荐3-5名村干部参加“高升专”“专升本”学历提升,积极组织开展八公山镇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考量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工作能力,“晾晒”个人工作实绩,强化争先进位意识。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用活乡村振兴“智囊团”。研究制定《八公山镇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实现工作制度化、清单化、规范化,确保人在心在行动在,思想能力同步提升。各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村党组织书记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带头参加村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村级党组织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率达到100%。将工作主战场放在田间地头,每月开展1次访民情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开展村情调研,结合实际制定村集体经济增收计划,协助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3个。充分发挥选派单位资源优势,依托选派单位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豆制品展销会等平台,大力推广当地农特产品。推进互学互鉴互助,定期组织2支驻村工作队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建强乡村振兴“主力军”。用活优秀人才,注重把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有想法、有经验、有办法的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为在校大学生党员提供农村实习机会,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10个村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助力农民生产生活和农业产业科技发展。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业合作社吸引在外人才,千方百计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实施跟踪培训、动态管理,重点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新型职业农民,选取“好苗子”吸收入党。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内容涵盖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物联网与智慧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麦稻绿色栽培技术、农业生产大托管等知识,共计180余人参加培训。举办乡村民宿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为民宿发展推广和研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深度挖掘乡村本土人才10人,申报豆制品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1人,获选淮南市紫金砚制作技艺非遗传承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