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4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今年以来,淮南市田家庵区龙泉街道从完善制度体系、拓宽管理维度、创新平台载体、打造品牌优势四个方面入手,打造“计划+清单”“线上+线下”“创新+融合”“特色+品牌”四种学习模式,全面提升党员教育质效。
“计划+清单”让学习制度“严”起来。制定《龙泉街道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按照“分类施策、精准指导”原则开展教育培训,组织开展街道领导干部和各社区书记政策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扎实开展好党工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强化政治站位;加强对街道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干部人才全方位成长;街道各业务部门和社区两委开展社区后备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和岗位锻炼,提升队伍工作能力,通过发展党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宣讲党的最新理论22次,带动广大党员压茬跟进、学思践悟。全面全方位覆盖。认真落实好党支部学习清单、活动清单、基本任务清单、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联系点任务清单、特色载体活动清单“五个清单”,捋顺学习研讨、贯彻措施、督导推动、跟踪问效“四条脉络”,有效推动“党组织书记—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基层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四位一体学习系统稳步运行。
“线上+线下”让学习氛围“浓”起来。打造线上线下“双阵地”。采取街道党工委、各党委两级联动的方式,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培训网络体系,确保党员干部全覆盖无死角。扎实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活动,将“红色影视播放季”活动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基层党员教育内容。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强国”App、安徽先锋、淮南先锋等平台载体,推动“红色影视播放季”活动持续走深走实,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实用科学技术,促进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并轨运行。结合实际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统一标识、功能齐全的党员教育活动线下阵地,实现标识誓词上墙、先进典型上榜、理论成果设栏、活动掠影入窗、党务信息公开、学习资料详实。注重利用小块场地,在铁路社区、泉林社区活动广场等场所设置党建展板、文明巷道,积极展示新时代党员实践站、党员先锋岗动态,建好党建阵地有效展示党员良好精神风貌,营造氛围,激发参与热情。
“创新+融合”让学习载体“活”起来。创设动员教育、集中学习、分类教育、现地教学、交流讨论5类学习模块,加强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教育培训;结合区域党员培训资源,依托辖区内淮南师范学院党史教育馆、淮南好人馆,积极开展“红色主题”现场教学,进行体验式教育,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紧跟新时代步伐。创建岗位实践平台,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建设有标识、有标准、有形象、有考核、有激励、有淘汰、有监督的“七有”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激励党员在学中干、干中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切实让党员教育更有感召力、更有吸引力。今年以来,广泛开展“巾帼乒乓球”比赛、“青春暖夕阳”志愿服务、“传承中华之风,弘扬传统美德”经典诵读、“缅怀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等一系列活动,共计28个党支部、300余名党员参与活动,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特色+品牌”让学习成效“实”起来。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计划,梳理红色教育资源名录,建立师资力量数据库,根据党员队伍特点“量身定做”培训项目,鼓励党员自主选择参加专题培训,满足党员多样化、差别化的培训需求,不断厚植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的情感记忆,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构筑15分钟社区党课圈,以辖区内党建文化长廊、红色教育基地、老龙眼水库淮舜清风苑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为点,串联形成党性教育网,形成边走边看边体验的“行走式党课”品牌。创设“龙泉社区党建五三三”“信苑社区1234工作法”“金岭社区最美平安鸽”等党建品牌,形成“一党委一品牌”的特色党建群像,围绕党的光辉历史、典范人物精神、社区治理创新做法等内容,将党员教育从室内搬到南苑小区广场、东淮村小公园等“开放空间”,链接到基层治理的“生动现场”,为辖区党员群众近距离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