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5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在组织体系、资源力量、经济发展、群众产业四个方面“强筋壮骨”,共创新时代美好乡村“红色同心网”。
强干部队伍,壮“组织体系”之骨。落实镇党委责任,健全“村党支部(总支)+党小组(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的三级村党组织体系,深化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落实1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注重关心关爱,组织全镇72名村(社区)干部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持续实施“雏雁工程”,加大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力度,建立22人村后备干部队伍库,为乡村治理储备“源头活水”。深化“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全镇100余名在职党员在家门口亮身份、当先锋,把党员“微服务”汇聚成基层治理“大合唱”。
强红色网格,壮“资源力量”之骨。聚焦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构建“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按照扁平化设置原则,整合79个城乡综合网格和28个农村党小组,推动党小组长、网格长、村民组长“三长”融合,实现基层治理力量优化加强。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借助“数字乡村”线上工作平台,抓实网格实体运行,明确网格员职责职能,实现“社情民意收集、日常巡查上报、事件进度追踪、问题处理反馈”全流程一站式办理,构建起“大数据+网格化+便民服务”新格局,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筑牢“云端堡垒”。
强产业赋能,壮“集体经济”之骨。把经济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提升治理水平的“主引擎”,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重点发展香椿、板栗、野茶为主的闪冲村经果林产业,加强与市农科院合作,扶持李咀村、山王村绿色蔬菜大棚,持续做好农业大托管,变“小农户”生产为“大托管”经营,预计今年全镇托管面积可突破1200亩。加快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步伐,建设完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粮食仓储烘干中心项目,全面保障粮食安全。推广“活动+”制度,镇村党组织牵头举办“美食节”“盆景展”等乡村特色旅游活动,举办农产品电商直播,为乡村发展积累人气。
强群众参与,壮“共建共享”之骨。着眼“集民智、聚民力、汇民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村民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共享者。围绕弘扬老一辈山王人优秀精神传承,组织老党员、离任村“两委”干部、老技术员、老调解员等53名同志与群众结对,解决环境整治、矛盾纠纷等300余件。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片区共治阵地”15个、“老娘舅”调解室常态化倾听“乡语乡音”、商量对策办法。建好“线上民意厅”,利用微信群、QQ群、“小微权力一点通”、线上调查问卷等渠道,搜集“金点子”、开出“土方子”,今年以来共收集各类建议5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30余个。 (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