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大通区洛河镇:党建引领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大通区洛河镇:党建引领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7-14   浏览量:    来源:

洛河镇古属楚地,是淮河流域的千年古镇。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把乡村的实际情况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以党建引领,多管齐下,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向上、向好发展,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推动队伍“强”起来。秉持“配强队伍、提升能力、优化结构”的目标,全面摸清村两委人员情况,积极将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实用人才等纳入后备人选范围,注重打造一支素质好、懂农业爱农村、会经营能致富的村级干部队伍。选优配齐村“两委”班子,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中发挥率先垂范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全镇300余名党员、志愿者迅速响应党委号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信息摸排、卡点值守、核酸检测等工作,党群一心,共同筑牢了全镇疫情防控生命防护线。

以党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美”起来。洛河镇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党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互融互促。一是开展志愿活动。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开展“一点三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以“党支部、党小组、村民”划片分区,形成环境卫生“三包”网格化整治模式,积极推动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横幅、流动小喇叭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保护舆论宣传,全力营造绿色生态氛围。积极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星级评比活动,并给予生活物质奖励和悬挂星级标识牌,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三是建强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减少农村生活污染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活”起来。洛河镇党委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攻坚克难,顺利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任务。一是开展“三资”清理工作对各村“三资”情况清理核查,做好调查摸底、清理复核、公示确认,让村集体经济透明化、公开化。根据摸底情况制定“一村一策”,充分利用各村闲置资金资产资源,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盘活农村资源及妥善解决历史欠账。二是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组织沿淮河各村居,对2009年洛河洼退建已征土地及淮河干流洛河段沿线滩涂地、水面进行集中整治、统一管理。2063亩滩涂地及水面收回后公开发包后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3万余元。洛河镇王庄村、陈庄村、西湖村利用上级项目扶持资金,改造原先闲置的面粉厂、拉花厂及翻砂厂,新改建成标准化厂房或者仓储用房共计2千平方米用于招租,实现年资产收益13.2万元。是合理利用辖区资源。针对陈郢村资源匮乏、位置偏远,利用征地资金流转土地建成花卉温室大棚,吸引周边花农争相租用,现已建成18个高规格钢架大棚,共计10800平方米,可取得年收入近10万元。王庄村在利用原有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对淮上淮河大桥东侧土地进行平整,出租厂地,年收益达到7.75万元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为民服务“实”起来。一是实行”包保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镇机关干部划分包保片区,每个片区由镇机关干部+“两委成员”+党员+村民组长,形成包保责任制片区,成立包保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内容,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培养乡村治理“能手”。利用书记上党课、电教远教、村民大讲堂等培训平台,加强对基层干部乡村治理急需的依法行政、组织协调、科技富农等能力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专业化水平。聘用基层经验丰富、调解能力强的离任村干部、乡贤,将纠纷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三是树立良好乡风。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和移风易俗行动,重视家庭建设,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婆媳”,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引领等,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镇王庄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沙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