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4 浏览量: 来源:寿县
近年来,寿县聚焦难点、精准发力,针对村干部选拔难、留住难、积极性调动难等问题,持续在选优、育强、严管、厚爱上下功夫,全力打造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素养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的村干部队伍,为寿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政治导向,把班子选优配强。寿县始终坚持把选优配强村干部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谋实招、出硬招、硬选人、选硬人。一是严格标准“选”。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突出“双好双强”,落实“十不选”要求,把本乡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优秀人员选出来、用起来。2021年换届,选用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村干部677人、占比33.6%。二是拓宽渠道“引”。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七项行动”,重点摸排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本土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推动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回引、回请村干部占比23.1%。三是多措并举“储”。通过镇村摸排、选拔,县级统一招考等方式,建立668人村级后备干部库,提前安排参与村级事务,促进后备干部进步成长,12名后备干部进入村干部队伍。
坚持实战导向,把力量培优育强。寿县坚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注重实效,推进村干部能力提升。一是注重教育培训。按照分批分级原则,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每年实施全员轮训。积极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站位、提升素质。二是狠抓学历提升。全面推进村干部学历教育,近200名4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干部接收成人高等教育。三是强化示范带动。91名村党组织书记先后到南谯区、全椒县等地及县内名村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打造14个村干部实训基地,安排年轻村干部、后备干部实地学习,积累经验。
坚持实绩导向,把队伍管优建强。寿县不断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和规范日常管理,推动村干部认真履职、发挥作用。一是落实县级备案。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建档备案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县委对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有效领导和有序管理。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实施辞职承诺制,2017名村干部全部签订辞职承诺书,划出纪律底线。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强化民主监督。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坐班值班,严格考勤;建立包组联户制度,督促村干部每年遍访农户。三是推行绩效管理。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治理等内容,明确8类重点任务,每月实行纪实考核,将绩效考核得分与绩效报酬挂钩,促进村干部履职尽责。
坚持激励导向,把地位推优筑强。寿县注重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来激发村干部内生动力。一是提高报酬水平。健全基本报酬动态增长机制,完善工龄补贴、人才补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等制度,提高绩效报酬并差异化发放,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和动力。当前,村“两委”正职月平均报酬3870元;村“两委”其他成员3010元,增速7%。二是拓展发展空间。强化政治待遇保障,55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担任市、县党代表,7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70人获市、县“两优一先”表彰。三是实施人文关怀。建立健全心理疏导、谈心谈话常态化等机制;定期组织村干部健康体检,建立健全村干部较大疾病探视和离任村干部走访慰问等制度,关心帮扶生活困难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