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0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潘集区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等难题,强化党建引领,着力在建强组织体系、创新教育载体、搭建作用平台上下功夫,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质效,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高飞不断线”。
聚焦精准管理,织密组织覆盖网。健全责任体系。区委组织部牵头,建立“区-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压实管理责任。各级党组织采取台账式管理,定期摸排更新,动态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含联系方式、流出地、流入地、职业等),做到“一人一档、一村一账、底数清晰”。落实常态联系。完善支部委员、党员骨干与流动党员“一对一”“一对多”结对联系机制,明确联络人,定期沟通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传递组织关怀。深化双向共管。区委及乡镇(街道)党(工)委主动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协调,探索建立“信息互通、管理互动、服务互享”的双向共管机制,努力实现流动党员“两地管、双落实”。
聚焦常态教育,确保学习不断线。抓实线下集中学。各级党组织利用流动党员春节、农忙等返乡时机,依托区委党校、村(社区)活动场所等,开设“返乡课堂”,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开展技能培训,并利用远教站点组织观看精品党员教育片。拓展线上灵活学。积极运用“学习强国”APP、安徽先锋微讯等先锋系列线上平台以及微信群等载体,及时推送学习资料、会议精神和家乡动态,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跟进学习。创新方式送学。针对部分线上学习不便的党员,开展“红色邮包”送学活动,将《中国共产党章程》、最新学习资料等打包邮寄。
聚焦作用发挥,引导反哺促发展。激励融入驻地作贡献。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特长,积极参与流入地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从“流入”到“融入”。搭建回报家乡连心桥。各级党组织通过线上联络、节日走访等,在传递组织温暖的同时,积极宣传家乡发展成就、招商引资政策和人才需求,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信息灵、资源广、观念新的优势,当好家乡形象“宣传员”、发展“信息员”和项目“牵线人”。畅通人才回流快车道。利用春节等集中返乡节点,由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工)委牵头,举办“叙乡情、谋发展”在外人才座谈会等活动,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同步推介创业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带项目、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兴业。目前已将30余名流动党员中的优秀代表纳入区级“优秀人才库”重点联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