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0 浏览量: 来源:
专稿:近年来,淮南市八公山区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智慧网格”有机结合,全面推行“一张网、全覆盖、专职化”的“云”上管理新模式,多层次搭建智慧社区治理体系,全面开启社区治理现代化“快进”模式。
顶层设计精准发力,清除治理“盲区”。持续优化“党建+云网格”运行架构,整合各类网格资源织密“多网合一”的全域网格。按照“一社区一片网、精细治理、覆盖全域”原则,划分64个智慧子网格,融“N”入网,为民服务触角随“网”延伸,精细化管理点亮社区治理“智慧大脑”。探索打造“四有四清单”模式。制定“有详细地图、有精准数据、有先锋团队、有红色阵地”的“四有标准”,形成网格问题、居民心愿、协商议事、奖惩考评等“四张清单”。通过网格员常态化“扫楼”“敲门”走访入户行动,定期采集、核查、更新“一标三实”信息,不断提升“云”上网格地图绘制精细度、严密度,助推职能部门及时掌握民情变更,实现为民办事服务迭代升级。
中层统筹靶向施策,紧盯管理“短板”。夯实从“散”到“聚”的建设模式,构建基础网格、社会组织、红色物业、街道党工委“四级响应”机制,实现基础服务项目“一网兜底”。完善智慧网格指挥中心,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86名及网格巡逻车48辆,向民众公示网格基本情况、人员架构、工作职责、联系服务等信息,结合视频系统和“E治理”智能平台,形成网格指挥“中枢”,实现调度指挥和现场监测相统一。深化激励导向,引入考核机制,通过“周通报、月考评、季比拼、年总评”方式,在季度或者年度评出“最美网格员”“优秀网格员”称号,把表现突出的网格员优先作为社区后备干部、入党发展对象人选。推进网格员能力素质培养,定期分级分类召开全体网格员“大练兵”30余次,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社区业务知识、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开设“八公网格”精品课堂,共计培训231场次。
基层创新整体推进,破解服务“难题”。全面落实“居民点单、网格长派单、网格员接单”服务模式,指导居民通过手机与智慧平台一键互联,快速便捷发布诉求。建立党员“1+N”包干联户机制,入库党员信息进入“云网格”,安排每位党员辐射40-80户居民,通过“码上服务小程序”定向开展帮办、代办、领办等精细化服务,使党员成为流动“窗口”,达到“民呼我应、应诉即办”效果。开展“信访超市+外送服务”,联系相关部门主动到达现场调处矛盾纠纷,精准“外送”专属贴心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新渠道。截至目前,八公山区共摸排化解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近400余件,完成“微心愿”70余件,采集录入人口信息5万余人,录入事件71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