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选派干部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选派干部风采 > 征程·选派干部工作侧记(六) | 实干交“答卷”,实效暖民心,实绩促振兴

征程·选派干部工作侧记(六)
实干交“答卷”,实效暖民心,实绩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2-06-20   浏览量:    来源:中共淮南市委组织部

团市委驻杨集村工作队到村后,坚持党建引领,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一主线,紧盯选派工作“六项行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


坚持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落实目标任务,推动农村党建从严从实。定期参加“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四议两公开”等党内活动,进一步凝聚党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围绕“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深入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撰写专题调研报告,获评市委组织部第八批选派干部驻村调研报告三等奖。为持续开展“为民办事”行动,根据走访调研摸排情况,研究制定年度为民办事的具体事项、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三个清单”。印发党群“连心卡”,主动公布工作队联系电话,现已接到为民服务40余件,均已答复办理。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宣传工作,第八批工作队驻村以来,在市、区级媒体上共发布近50多篇次信息,尤其利用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制作短视频4部,总播放量超1万,进一步擦亮了杨集村这张独特的名片。


坚持党建引路,探索乡村治理新举措。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建设杨集村村史馆。在建设过程中,工作队一方面深入村庄实地、走家入户,挖掘整理党组织发展沿革、村史村情、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农耕文化、产业特色等有关资料,同时到池州市、凤台县等地区考察学习村史馆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凝聚党群合力,多群体广泛参与。加强资源统筹运用、整体谋划,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村史馆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村史馆建设通知发布后,杨集村民积极参与,两位群众主动捐赠六间老宅,其他群众捐赠老式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老物件共百余件;驻村工作队捐款2500元,村“两委”、党员群众主动捐款捐工开展实施。工作队助力积极打造“党建+乡愁文化”这张名片,坚持以党建领航,将村史馆建设与乡村振兴、党性教育、美丽乡村建设等融合发展,通过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展示村庄历史变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村庄的华丽蜕变,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同时为乡村的有效治理探索一条全新道路。


以团建促党建,吸引凝聚青年参与乡村振兴。进一步完善杨集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借助村“两委”换届契机,产生了新一届团支部班子3人,平均年龄35周岁以下。打造团支部阵地建设,设置团支部活动室,建立村级“青年之家”,使村内青年群体有组织、有依靠,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基层的群团基础。在团市委驻村工作队的协调支持下,成立杨集村“小青杨”爱心志愿服务队,联系全村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等群体共计30余人,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上精心组织、筹划部署、认真开展,依托村级青年之家开展活动8次,吸引百余人次参与,不断调动全村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为家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物质“养料”


持续推动土地大托管模式,增强村民持续增收能力。进一步谋划争取项目建设,驻村工作队入村以来,争取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2个,共计62.26万元,到户特色种养项目4个,共计0.95万元。2021年依靠大棚、光伏收益用于脱贫户务工支出近10万元。利用村级光伏电站、蔬菜大棚收益共计开发公益岗位7个,临时性务工岗位30个。脱贫户广泛参与村级项目建设、秸秆禁烧、疫情防控、防洪防汛等工作中,户均增收每年3000元以上。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杨集村以网格为载体,将基层治理与“网格”有效结合,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新路子,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开展守护关怀,为乡村振兴延续发展积蓄后劲


驻村工作队开展留守儿童“六一微心愿”认领活动,通过主动走访,面对面倾听农村留守儿童的诉求,做深做实做细关爱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让留守儿童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面营造关爱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的积极认领,在杨集村村史馆的心愿墙上,10个彩色的心愿小标签被圆满画上了句号。疫情期间,为保证孩子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提高留守儿童学习质量和效果,开展“守护童心、‘疫’路陪伴”志愿服务活动,入户对我村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和心理辅导工作。主动联系企业家为困境青少年捐助3000元教育资金。借助村史馆,积极开展“知家乡、爱家乡”青少年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农家”专题课堂。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下一步,杨集村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统筹疫情防控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好地把驻村变成“助村”、帮扶变成“帮富”,让青春与乡村振兴来一场“双向奔赴”,以辛勤的汗水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