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人才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资讯 > 淮南市八公山区: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淮南市八公山区: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发布时间:2024-10-23   浏览量: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2024年,八公山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壮大人才力量,进一步激发人才潜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向往之地”“奔流之地”。

合理布局,完善人才工作科学推进和考核机制。强化人才工作领导职责。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分工协作、沟通协调和督促落实机制,构建以区“人才驿站”为中心、职能部门为支撑、各镇(街道)为触角的“一站多点,纵横联动”的人才工作体系和人才工作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提升招才引智成效,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人才工作局面。更新完善人才工作信息库。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规划和开发要求各镇(街道)直单位、社会组织,分行业分类别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深入挖掘统计各类人才研究分析辖区内人才队伍建设状况,完善建立人才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压实党管人才主体责任,建立人才库建设监督机制,对工作进度迟缓的单位发放工作提醒,确保推进有力。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优化机制建立职能清单,制定下发全人才工作要点,细化建立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督促成员单位挂图作战,一体推进人才工作有效落实。定期召开专项推进会议,专题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每季度开展1次工作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精准整改,并适时进行整改情况“回头看”,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及时有效。

以用为本,引领各类人才向发展一线集聚。切实发挥柔性引才刚性作用。利用柔性引才弥补人才不足,促进人才共享。采取业务咨询、顾问指导、对口培训、岗位挂职、短期聘用以及购买专利、技术合作、课题承包、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聚候鸟型人才。重视用好“人才飞地”模式支持企业在大城市聘用个人或团队开展研发项目,技术指导形式来区内企业开展服务。着力壮大实用型人才力量开展基层人才支撑行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重点工作,大力引导农业、卫生、教育等各类人才到八公山区干事创业;依托辖区内装备制造、文旅康养、绿色食品等三大优势产业,吸引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大力扶持有技能、资金和经验能力的青年人才领办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打造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生力军。高度重视在外人才资源。积极推动本地籍人才“回归”大力引聚本土外出创业人员、本地在外就读大中专学子、在外企业家、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为其回乡定居、落地项目、回馈乡梓提供便利。以资源返乡、影响力返乡、技术返乡、智力返乡、资金返乡等方式,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广泛凝聚在外人才力量。开展实习实践逐梦行动。积极与各高等院校、八公山籍海外留学生对接,吸引在校大学生来八公山区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组织一批优秀青年学子进机关、进企业、进社会服务机构、进农村社区实习实践,在基层一线贡献才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让广大青年更加了解八公山区,进而选择留在八公山区,让更多“千里马”在基层干事创新竞相奔腾。

营造氛围,积极打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深入开展人才服务活动。持续开展人才走访”活动、“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常态化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行“一名人才、一位领导、一包到底”工作责任制,坚持实行科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帮扶重点企业及重点创业项目,为创业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氛围。加大工作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人才工作集中宣传活动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宣传力度,提升在各层级网站发表人才信息数量。围绕人才工作重点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各类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在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真情付出以才引才。完善人才工作服务,实现人才工作专职化。建立专员式党政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定期疗养、荣誉授予,防止“引而不用”“引而少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信息优势,采用本土人才引才、高校人才引才、企业人才引才等模式,形成各类人才互推互荐的链式效应”,破解引才难题,配强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