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8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寿县坚持把红色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持续推动用好本地红色资源“活教材”,通过深耕“红色基础”,用活“红色资源”,聚合“红色力量”,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质效,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深耕“红色基础”,让党员教育内容更新。打造“一部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县内红色故事。今年上半年,县党员教育中心联合县融媒体中心、专业制片公司拍摄制作《驻村路上的她力量》《淮河赤子黄埔星火》等5部党员教育电视片。推动红色资源“活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精神食粮”,不断增强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走好“一条线”。精心设计红色“打卡线”,打造常学常新、情景交融的现场教学点。推出“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瓦埠革命暴动旧址——小甸集特支纪念园”等3条线路,将红色教育资源串点成线,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教育中感悟初心使命。上好“一堂课”。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造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精品课程,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集中轮训10余场,覆盖党员800余人次。
用活“红色资源”,让党员教育形式更强。拓展“线上”平台。全方位构建党建公众号、视频号、网站、远教站点多位联动的学习矩阵,实时更新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等内容,推动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同时,打造“县—镇—村”三级教育阵地体系,发挥基层党校主阵地作用,以全县25个学用示范基地为“基点”,高标准打造306个远程教育站点,以党员进党校、入课堂为抓手,引导全县5万余名党员扎实开展理论学习。打造“实境”课堂。以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和文化传承基地,为全县党员干部提供常态化学习新场所。寻访“红色”足迹。多措并举开展研学游、红色教育实践等活动。今年上半年,小甸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12所中小学分批前往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及烈士陵园,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寻访革命旧址、重温先辈足迹,追寻红色记忆、砥砺初心使命,以沉浸式红色教育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根基。
聚合“红色力量”,让党员教育成效更实。设立“党员先锋”。鼓励各乡镇成立先锋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动员党员亮身份、当先锋、办实事,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以赓续红色精神、诠释红色担当为目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聚焦“关键少数”,常抓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做实“书记领办”。高效开展“书记领办项目”,利用“小切口”实现基层治理“大突破”。把“书记领办项目”与当前重点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同时,形成“书记挂帅、两委包干、党员带头”的责任链条,确保“书记领办项目”有特色、有进度、有实效。推行“党员联户”。按照“就近就便、全面覆盖”的原则,组织每名党员联系若干农户,定期走访联系户,了解群众需求,宣传党的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党员联户制度,推动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群连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