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设立“党员中心户”,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设立“党员中心户”,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4-01   浏览量:    来源:


  为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通过“党员中心户”,辐射联系一批党员,服务带动一方群众,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服务优势在基层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全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严标准建“户”。聚焦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好、组织带动好、群众威望好、作用发挥好的标准,4个社区结合网格划分和辖区党员分布情况,按照“党员认同、群众认可、组织认定”的原则,通过个人自荐、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联荐等方式,优先从符合条件的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退伍军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干部等群体的党员中择优推选,截至目前评选党员中心户137户,通过“党员中心户”标识集中颁发、上门挂牌,推动“党员中心户”亮身份、担责任、树形象。实行“1+X+Y”党员联户模式,每个党员中心户就近联系5至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至20名群众,共辐射党员1000余名,形成一户带一片、多片带整体的工作格局,构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党群服务网。

  

  多维度培“户”。将“党员中心户”列入全镇党员教育培训重点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等方式,2024年以来共组织“党员中心户”开展惠民政策、网格化服务、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50余场次,促进“党员中心户”理论基础、实践水平、作用发挥全面提升。建立“1+1+X”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中心户”结对帮带机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履职困难。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指导1名党员中心户,经验丰富党员每人帮带3至5名党员中心户,引导“党员中心户”尽快进入角色,使之成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健全激励奖励机制,将党员中心户作用发挥情况与评先选优挂钩,对于工作表现优秀的“党员中心户”,作为小区(网格)党组织成员、社区“两委”成员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让党员中心户有干头、有劲头、有奔头。

  

  增实效用“户”。明确党员中心户职责,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贴近基层、接触面广、情况熟、有一定群众基础等优势,带头学习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向所联系党员传达党组织的最新精神和最新要求,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党员群众身边。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经常联系和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诉求、意见和建议,推动打造“熟人社区”。一年来先后组建政策理论宣讲、民事纠纷调解、治安巡查监督等小分队,组织开展送学上门、环境整治、交通劝导等志愿活动50余场次,收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3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12件,解决困难诉求16件,切实将作用延伸到服务居民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