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寿县大顺镇:铆足“三劲”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寿县大顺镇:铆足“三劲”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1-13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大顺镇聚焦农村党员教育“学用脱节”问题,在精心培育、实践锻炼、规范管理等环节持续用“劲”,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提升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铆足实劲,在“精心培育”中增强真才实学。紧抓主线任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邀请县委宣传部讲师团、县委党校老师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活动,通过组织课后集中讨论交流,实现以交流促思考、促提升,推动理论教育真正地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立足农村党员实际,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精准掌握农村党员培训需求和知识短板,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内容,科学制定培训“菜单”,满足不同领域党员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用示范基地、远程教育站点、村干部实训基地等平台,采取集中授课、视频教学、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邀请农业专家、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等担任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农村党员传授技术和经验,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2024年共开设大棚蔬菜种植、水稻病虫防治、畜牧养殖等专题班12期,累计培训党员1102人次。

  

  铆足干劲,在“实践锻炼”中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将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落实党员联户工作机制,本着“就近、就亲、就熟”的原则,通过“挂牌+联户+走访”的模式动员所有党员干部当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带领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建立包联关系,通过与群众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调纠纷、点对点送政策,架起党群之间“连心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在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通过“党员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培训上岗”等流程,鼓励党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人居环境整治、法律援助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应对突发事件、抗击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做表率,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氛围。2024年共引导8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持证上岗,亮牌服务,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推动党员从“无职”变“有责”、从“无位”变“有为”。

  

  铆足严劲,在“规范管理”中巩固培训质效。严格落实党建“月审制”,镇党委每月召开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制定党建任务清单,督促各党支部落实抓党员日常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 ,从严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交流学习体会、检视自身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整改举措,切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组织学习氛围。建立健全培训问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参训后履职情况监督检查,做实做细跟踪问效“后半篇文章”,通过定期回访、实地查看、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农村党员参训前后的政治素养、能力表现、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与打分,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综合评定,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作为评先评优、职级晋升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表现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思想不重视、工作有短板的党员进行谈话提醒,督促积极作为,形成“以评促学、以学促干、学用结合”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