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三措并举”解锁乡村治理新路径

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三措并举”解锁乡村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9-04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有效实施路径,通过头雁引领、网格助力、村民自治等方式,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治理的强大效能,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发挥头雁作用,塑“党建引领”之魂。建强骨干队伍。该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25次,党代表面对面宣讲20余场,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以强化赋能提质为目标,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业化能力提升课程”,围绕党的基本理论、“三农”政策、乡村振兴、群众工作、农村实用技术等内容开展相关培训,全镇84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轮训全覆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大擂台”,着力培育一批“有事能干、上台会讲”的带头人队伍,鼓励村党组织书记上台分享发展成果,按照观摩互鉴、上台述职答辩和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机制,构建考评工作闭环。扎实推进村级后备干部“雏雁”储备工作,通过村两委推荐、镇党委研究的形式,发现和选拔40余人的农村后备党员干部队伍,着力解决村两委人才短缺、后备力量不足问题。

  

  精细群众服务,织“网格治理”之线。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的网格治理工作机构,深入村、组、农户家里开展实地调研70余次,专题研究、督办涉及民生大事、暖心好事120余件。成立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能力提升工作专班,主动对照任务逐项分解,画精“作战图”、明确“时间表”、细化“任务书”。发挥党员合力。聚焦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中各类问题,进一步细化理顺各级责任职责,做到“条”与“块”有机融合。根据所辖范围、村(居)民组和人口密度等情况,划分44块网格,按照“包村领导+支部书记+网格员+村民”的治理模式,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网格员通过“建群、入格、进户”,将网格服务阵地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引导群众自治,着“共建共享”之色。加强自治力量,进一步完善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将老党员、老军人、乡贤能人等选入理事会,利用理事会成员熟悉村组的优势,通过走街串巷、板凳议事,实现村民理事会围绕村民转、围绕问题转,切实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丰富自治内容。连续多年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多形式开展好人宣讲,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通讯便捷的优势,建立12个村(社区)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最新惠民政策、党员必学知识和家乡建设新面貌等内容,使基层治理工作更具时代气息。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成立镇村两级志愿者队伍14支,吸纳退休党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在册志愿者近300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扎实开展老年助餐、安心托幼等10项暖民心行动,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让乡村治理效能在为民服务中得到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