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寿县大顺镇:“三项举措”推动村干部队伍建设提档升级

寿县大顺镇:“三项举措”推动村干部队伍建设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3-07-11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大顺镇坚持“强”队伍、“重”培养、“勤”关心的工作导向,在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推动村干部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定期研判、重点培养,补充“生力军”,动态充实干部队伍。坚持“备用结合”,对村干部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进退有序、优中选优。定期研判进退。镇党委班子成员每人包保1个村,并建立工作联系点,镇党委每季度召开1次党委会,听取村干部跟踪培养情况、表现情况以及工作完成情况;每半年听取1次班子成员与村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情况和对村干部评价考核意见,对有争议的村干部及时安排党员干部深入谈、实地看、全面考核,进一步研判人岗是否相宜。定岗跟踪培养。在村设置高校毕业生实践岗位,对到村的毕业生安排“专人”帮带,并定期向镇党委汇报“新人”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了解其对于村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镇党委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和谈心谈话制度,调动毕业生工作积极性。2022年以来,2名本科毕业生被吸纳进入村“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全镇村干部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

  亮明身份、创新方法,绷紧“高压线”,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公开+点对点”。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议事会协商、村委会实施、监事会监督”工作法。综合运用村级阵地,将村级重要事项告知村民,经议事、监督后得到广泛的民意支持,有效化解村“两委”干部工作压力,提升村级办事效率。坚持“网格+面对面”。结合网格化管理细化村干部包组联户,要求村干部在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中精修“功课”,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帮助群众打开“话匣子”,确保能够听到实话、察到实情,切实培养出有“真把式”的干部。今年以来,大顺镇村“两委”干部通过面对面给群众“送服务”的方式,开展政策宣传108次,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4个,化解矛盾纠纷52个,“面对面”的方法不仅有力推进了村级工作,同时提升了村“两委”干部的履职意识和群众基础。

  严格管理、充分关怀,用好“催化剂”,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坚持差异化培训,提升村干部能力。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定期开展教育培训,设置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电子商务等重点课题,让村干部“点菜”式参训。2022年以来,镇村共组织村“两委”干部各类培训班6期,培训120余人次,组织现场互动教学2次,组织10名村书记外出交流学习2次。坚持多方位关怀,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开展村与村“互评互查”活动,引导村干部互动教学、互学互进;2022年以来开展村级“互评互查”2次,村干部经验交流4次,表彰奖励村干部10人、村集体5个。严格落实党委成员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将村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难题汇报给镇党委,为村干部“解心结、排万难”。坚持落实村干部体检、村集体经济专项奖励等激励政策,对遭遇重大疾病、重大变故的村干部家庭,及时给予经济帮扶,努力营造让广大干部安身、安心的工作氛围,着力打造愿为、能为、善为、乐为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