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安徽先锋网】淮南市八公山区:强化党员作用发挥 凝聚红色先锋力量

【安徽先锋网】淮南市八公山区:强化党员作用发挥 凝聚红色先锋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18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八公山区坚持“党(工)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推动组织建设在一线、力量凝聚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持续锻造靠得住、顶得上、过得硬的先锋队伍。

  

  压实党委主责,引导党员作用发挥到边到底。聚焦基层党(工)委抓支部、管党员的职责,推动建立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引导广大党员主动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发挥党委统一指挥、协调调度作用。区委牵头落实“领导干部大接访”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每月至少1天开门接访,通过“分片包干、固定挂钩”的方式下沉至42个村(社区),结合“最多跑一次”“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收集民情民意。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大接访”活动25期,动员60余人次机关党员干部赴挂钩社区、居住小区,累计接待680名居民群众,解决或答复居民诉求800余件。发挥党委干部管理、组织建设作用。对全区党员干部实行“三张清单”管理,梳理56项“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创新推出“双导师制”“头雁工程”等品牌项目,建立“能力提升档案”,将党员干部日常表现与评优晋升挂钩,推行“成果量化考核”,将全年工作任务细化为组织体系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工作等12类评估项目,量化为42条具体指标,有效提升组织工作精细化程度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质量。发挥党委思想教育、党内监督作用。区级制定《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学时登记管理办法》,全区9家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对党员教育培训学时实行备案管理。持续深化“五心联动 赋能八公”党员教育品牌,深入开展“头雁论坛”活动,全区共选树百余名先进个人,涌现出“全国离退休先进个人”、全市“两优一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20余名先进典型,带动全区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

  

  突出支部主抓,推动党员作用发挥走深走实。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作用,激励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坚持“党建+支部建设”同频共振。构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四级服务网络,积极发挥党员中心户“上联支部下联群众”作用,引导全区586名“党员中心户”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辐射带动5000余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至居民“家门口”。坚持“党建+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委—党支部—网格—楼栋”四级组织体系,研究制定《党建引领综合执法进小区实施方案》,建立4个党建引领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点,梳理6部门7类29条清单,将站点周边11个社区26个小区纳入集中管理,持续推进“一网统管”改革,整合城管、公安、住建、消防等6个重点部门执法资源,通过优化执法配置、下沉执法重心,推动基层执法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坚持“党建+为民服务”互促共进。创新探索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便民服务、智慧服务、廉洁服务为支撑的“1+3+N”社区便民服务新模式,发动“红桑榆”等8支党员志愿队下沉服务,推行“幸福来敲门”等特色做法,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走访居民群众4600余人次,协调解决居民帮办代办事项1239件,解决房屋漏水等民生小事2500余件,点亮群众“微心愿”500余个。

  

  聚焦党员主体,确保党员作用发挥见行见效。深化“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行动,分类引导不同类型党员平时急时、线上线下、在岗离岗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在职党员有位更有为。推动全区在职党员干部“进网入格”赋能基层治理,升级改造21个社区“邻心聚力”党群服务站,吸纳5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选派22名机关单位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入驻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常态化开展联勤巡查、协作执法、联商联建等活动,在小区(网格)内亮身份、访民情、献良策、解难题,今年以来,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1527人,综合执法力量下沉40余次,开展各类联建共建活动200余场次。“三新”领域党员添活力。结合“三新”领域党员职业特点设立先锋岗、责任区,鼓励“三新”领域党员通过参与“红色议事会”“邻里帮帮团”、民情恳谈会等方式为社区事务建言献策,吸纳66名有能力、有意愿的“三新”领域党员加入“骑手议事会”“暖‘xin’驿站”等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在认领服务事项、收集民情民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建立“三新”领域党员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机制,对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表现突出的,给予“爱心午餐劵”“暖‘新’礼包”等鼓励激励,充分调动“三新”领域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退休党员退休不褪色。健全“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体系,将离退休支部建在网格上,鼓励老党员担任网格支部书记、楼栋长,组建120余人的“银龄智库”,鼓励老党员主动化身政策宣传的“讲解员”,引导有特长的老党员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矛盾调解等工作,创新“合欢花下议事台”调解宣讲品牌,将每月20日定为“爱邻日”议事日,以“1+6+N”模式邀请多方参与协商,自运行以来已解决群众难题6个,政策宣讲覆盖150余人,让老党员成为基层共治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