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忠诚热血见证公仆本色 ——淮南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范涛的奉献之路

忠诚热血见证公仆本色 ——淮南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范涛的奉献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05   浏览量:    来源:市委办

在淮南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伏案耕耘,以笔墨践行使命责任;他扎根乡村,用真情铺就扶贫路;他一腔热血,为危难患儿送去新生曙光。他十余载默默奉献,以忠诚热血见证公仆本色。他就是淮南市委办公室秘书二室主任、淮南市第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范涛。9月1日,他负重前行,去挽救一位千里之外、陌生患儿的生命。

十一载守候初心不改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了我市跨国捐“髓”志愿者张宝,全市迅速掀起了向张宝学习的热潮。8月19日,市红十字会在青少年宫门前组织开展了向张宝学习、无偿献血暨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志愿服务活动。当时在团市委工作的范涛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与献血并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样本,加入中华骨髓库。

“当时并没有多想,觉得只留一点血样,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是特别有意义的事。而且榜样就在身边,我们也应该向张宝那样心怀大爱。”提起当初留取那份宝贵的“生命种子”,范涛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就是本着这份朴素的初心,只是想能给需要的人多留一份希望。

此后,范涛一直也没等来什么消息,渐渐也就淡忘了。而他没想到这颗爱的种子11年后会真的萌发,成为一个孩子新生命的开始。2025年6月,市红十字会的一阵电话陡然打破了范涛平静的工作生活:电话告知他的血样与外省一血液病孩子初配成功,征询他捐献的意愿。

“捐还是不捐?”范涛一时陷入两难。他担心距离自己留样已经过去了11年,身体状况已不如从前,是否具备捐献的身体条件?而且当前工作任务较为繁重,请假住院捐献是否会影响到科室的工作?

“我既是党员,又是在党办工作,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使命,无私奉献是党办的优良传统!何况患者是个孩子,我也是为人之父,只要身体符合条件,我想办法克服困难,肯定捐献。”这是范涛思考后给予的坚定回答。

为了打消家人的顾虑,范涛给家人一一解释,轻描淡写地说与献血差不多。他还特意对担心的妻子说:“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遇到了这种事情,需要别人帮助,那别人不愿意怎么办?我这是去帮助一个跟我们家孩子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妻子听后,也慢慢理解和支持。

尽管他工作十分繁忙,但从高分辨配型到体检,每一项流程都积极配合。范涛希望尽快完成捐献,履行这份特殊的使命。

可因小患者病情不稳定和无菌舱排序等候问题,直到7月底,才确定了8月22日采集捐献。得到确切消息后,范涛第一时间向单位领导汇报了捐献的事。为了拯救生命,任何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克服”,市委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全力、全方位支持范涛捐献;同事们也是纷纷鼓励,为他加油打气。

但就在范涛即将入院捐献前,小患者的病情又突发变化,暂时无法捐献,需要等待患者的情况稳定才能确定捐献时间。范涛对小患者的病情十分牵挂,也非常着急,不时与市红十字会联系,询问情况。直到8月底,才等来重新确定捐献的时间。范涛这才安下心。

三年扶贫真情难舍

范涛无私奉献的足迹,也用3年的真情深深地印在脱贫攻坚的田野上。2018年4月,受组织委派,他担任市委办公室驻潘集区平圩镇丁郢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范涛回忆道:“刚到村里时,贫困户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他们迷茫又渴望的眼神,让我心里发沉,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里变个样,不能浪费3年青春时光。”

驻村伊始,范涛便带着工作队走遍了全村5个片区,每到一户都细心地询问、交谈白天踩着泥泞小路走访贫困户,晚上在村委会灯光下梳理问题。他发现,村民最迫切的需求是走出去的路因为村内道路多为土路,一到雨天便泥泞不堪,不仅影响出行,制约着农产品外销。为此,他多次往返市、区相关部门争取项目寻求支持,终于筹得资金,修建大孙岗陶郢片柏油路、水泥路,并全部安装了路惠及周边270多户近千名群众村民们对此欣喜不已,有了这些平整宽阔明亮的大马路,再也不用为出行发愁了。

解决了出行难,范涛又把目光投向产业弱的问题。针对全村地少且分散的实际情况,和村干部、工作队充分讨论、认真分析,提出土地集约+能人带动的发展思路,挨家挨户做工作,推动流转土地1000亩,支持村内大户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大棚果蔬种植山羊养殖等产业。为了让贫困户共享产业红利,他推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生产2020年全村31户贫困户分5个批次申请83.5万元资金入股相关企业和合作社,为稳定增收注入“源头活水”

在政策落实上,范涛更是细致入微。教育扶贫方面,他逐户摸排贫困户子女就学情况,确保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享受相应资助,14户17名中高职学生全部纳入“雨露计划”进行资助健康扶贫方面,苦口婆心讲政策做工作,推动所有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落实351”“180政策,为20名慢性病患者办理医药费再报销,安排家庭医生每月上门服务;住房和饮水安全方面,积极争取市委办公室支持,先后拨付资金12万元11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房屋维修及入户路铺垫,2018年为所有贫困户免费安装净水机两不愁三保障真正落地生根群众真正得了实惠,也对这位市里来的年轻干部刮目相看

贫困户家里困难,他掏出工资帮扶;村小学孩子们需要关心资助,他积极联系爱心组织,买来书本、文具……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冒雪踏冰、披星戴月在村口坚守3个月;防汛抗洪期间,他顶着酷暑、忍着蚊虫叮咬在大堤上严守1个多月……人瘦了、黑了,但意志更坚定、步伐更坚实了。

他把村子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视为亲人。既然来了,就要用心用情给老百姓做事,干出个样子”,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对丁郢村最深情的承诺。

范涛真心实意为村里的付出,朴实的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位贫困户从门缝里偷偷给他塞了一个纸条,罗列着他为村里做的一桩桩事情,字里行间道不尽的感谢,浸透着村民对他淳朴的真情。这个纸条是村民对他的最好、最真实的评价,也是最好的奖状。

多年坚守诠释公仆本色

无论在什么岗位,范涛始终秉承党员的初心使命、党办人的政治本色。在市委办公室法规科工作期间,他深耕党内法规各项工作,经手每一件文稿字斟句酌、深抠细究,确保准确无误,2022—2025年期间起草、审核各类文件450余件,参与起草制度性文件12件,开展合法合规性审查126件,向省委报备文件100余件,以严谨细致的责任心保障市委文件的规范性。

2025年3月,范涛任市委办公室秘书二室主任后,他更是在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中,笔耕不辍,精准服务,认真践行党办“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把“快、稳、严、细、准、实”融入每一项工作任务。

党办工作节奏快、标准高、要求严,而且随时可能会有紧急任务、重要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放弃节假日休息也是常事。“在党办工作就是选择了勤勉与奋斗,就是选择了付出和奉献,我就是要像一颗坚固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用劲。”范涛朴实地比喻。

十几年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范涛先后获得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贫济困类)、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市优秀非公党建指导员等荣誉称号,诠释了这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9月5日,范涛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了宝贵的“生命种子”,点燃了那位素不相识的患儿新生之光,以忠诚热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赤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