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9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谢家集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创新网格服务模式、搭建网格共治平台等方式,积极探索“党建+网格”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激活社区网格化治理的“一池春水”。
强化运行体系,健全网格组织“新脉络”。谢家集区着力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将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全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基层治理体系。以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为主轴,对综治、政法、民政、信访等部门网格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多网合一”。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因地制宜建立网格党组织,通过单独、联合组建等形式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严格制定小区(网格)党支部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小区(网格)党支部区域划分、组织设置、职能定位等6个方面具体要求,推动街道、社区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结合年度综合考核、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社区党组织“星级评定”,对责任落实情况双向考核评议,不断提升网格化治理内在动力。
强化队伍管理,夯实网格治理“新基石”。谢家集区打破社区垂直管理、封闭运行工作模式,做细、做精、做实网格化管理。按照“细划网格、配强人员、严定责任、健全机制、狠抓运行”的工作思路,全区共划分网格174个,从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同步建立网格党小组,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骨干担任网格长,组建网格党小组18个,选聘专职网格员50名,其中党员28名。不断细化网格任务,组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网格助理员”队伍,将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民情民意、代办便民服务、协助综治维稳、调解矛盾纠纷、协管城市管理等七个方面内容纳入网格重点任务,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截至目前,通过网格化管理共解决民生问题173件、物业问题69件、环保问题512件,解答政策咨询246人次。
强化作用发挥,凝聚网格共治“新合力”。谢家集区以开展“网格化管理,推进为民服务”为主线,不断优化网格化治理载体,集聚共治力量。注重提升党员干部带动力,建立“区直+社区”结对共建机制,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为载体,深化拓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常态化开展“走访、解忧、问效到一线”活动。注重提升志愿队伍战斗力,组建网格员、楼栋长、业委会成员三支志愿者队伍,引导退休党员争当政策宣传员、民情速递员、矛盾调解员。注重提升群团组织合作力,深化党建带团建,引导群团组织主动参与网格化治理。全区共建立29个网格妇女小组和妇女微家,累计开展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活动100多场次。为缓解中小学生“看护难”问题,全区社区团组织组建28支志愿服务队,定点开设12个“四点半课堂”,协助做好小区(网格)自治。
强化平台建设,提升网格服务“新效能”。谢家集区将网格化治理“有形阵地”和“无形阵地”有机结合,围绕搭建“三大平台”,助力基层治理出实效。建强便民平台。打造“街道—社区—小区—网格”四级党群服务矩阵,推动形成覆盖上下联动、功能集成的“15分钟服务圈”,合理布局党群服务中心,推进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融合建设,统一设立“一站式”窗口,梳理和编制“菜单式”办事指南,将32项服务项目纳入中心统一管理、集中办理。做实“智治”平台。聚焦“互联网+党建+治理”,大力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依托“e治理”系统,精准实施信息采集、民情掌握、问题上报,实现主动发现问题、高效解决问题的治理效果。优化综治平台。整合警务室、人民调解员、综治协管员,组建网格“综合维稳”工作队37支,常态化开展流动人口、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对象管理帮教、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去年以来,通过网格员、党员楼栋长等协调综治部门摸排重点对象23人,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