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7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凤台县坚持把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固本强基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选苗、育苗、管苗、用苗”行动,全方位构建村级后备干部成长链条,建强乡村振兴“生力军”。
拓宽渠道“选苗”,构建“源头储备链”。以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为切入点,坚持“五好”标准,拓源增量“选好苗”。充分挖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致富能手、农村“双带”人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来源。打破地域、职业界限,实施“三个一批”计划,即本地培育一批、公开招录一批、能人回引一批,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按照村级班子建设需要统筹调配。实施“雏雁工程”,制定“三推一考一公示”选拔程序,通过个人自荐、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党员大会推荐初步人选,乡镇党委组织考察,县级联审及公示最终确定后备干部人选名单。目前,县级招考村级后备干部33人,各乡镇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30人。
综合培养“育苗”,构建“立体培育链”。推行“课堂+基地+实践”三段式培育模式,理论结合实践“育好苗”。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农村实用技术等重点内容,依托县乡党校、村干部实训基地、远程教育站点为主阵地,采取集中训、实用技能训、外出考察等形式,为村级后备干部蓄能充电,去年以来共计举办3期培训班,做到463名村级后备干部轮训全覆盖。推行村级后备干部结对培养制度,建立“1+X”结对培养模式,村后备干部由村支部书记和包村干部帮带培养;强化实践锻炼,安排后备干部到村协助进行村级事务管理,在村搭建管理村级事务、服务党员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等平台,给村级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真正实现让后备干部从“后台”快速走上“前台”。
闭环监督“管苗”,构建“严管厚爱链”。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和考评管理机制,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管好苗”。采取“必考项+加分项”和“积分制+扣分制”模式,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综合考评,形成闭环。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库,明确专人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更新。建立谈心谈话关爱制度,安排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和村级党组织书记定期与后备干部谈心谈话,及时了解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动态。实行动态管理,结合日常管理、跟踪考察、综合评议三大台账,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及时推选进入村级班子,对不符合条件的后备干部,及时进行淘汰更替,去年以来,新进后备干部26名,确保后备干部队伍整体活力。
突出实绩“用苗”,构建“选拔任用链”。以夯实基层政权为落脚点,多渠道给平台“用好苗”。旗帜鲜明树立“谋实事、讲实干、重实绩”的“三实”选人用人导向,强化村级后备干部的管理使用。安排后备干部担任村主任助理、村民小组长助理、民情信息员、纠纷调解员等职务,让后备干部有位有为。在村“两委”班子人员出现空缺时,适时选拔成熟的后备干部通过正常程序进入村级班子或担任支部书记、村主任岗位,实现备用结合。建立跨村交流任职机制,针对部分偏远村“后继乏人”困境,打破村域限制,推动优秀后备干部跨村担任村“两委”干部,实现最大限度的人才共享。换届以来,先后有40余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10余名后备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