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8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寿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寿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抓改革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县人才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理顺部门职能,厘清责任边界。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制定新时代人才强县《实施意见》,配套提出医疗卫生、先进制造、文化艺术领域3个专项政策,形成统分相宜、突出专精的“1+3”人才政策体系,实现人才政策与行业发展精准匹配。实施“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计划,将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压紧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作责任。
强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将人才工作嵌入发展大局,做到县委战略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锚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文旅融合、绿色食品加工等重点优势产业,制定“产业+人才”需求清单,摸排人才需求岗位1000余个。举办2025年寿县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51场,累计服务企业1057次,达成就业意向1027人。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392人、高技能人才50人。组织400名青年人才学习寿州锣鼓、舞龙舞狮等非遗文化,新增国家级抬阁肘阁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人。与鲁迅文学院签约建立鲁迅文学院寿县教学实践点并举办首届作家班,培育全市中青年作家60名。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等全国知名作家来寿采风调研,设立摄影领域文化领军人才工作室,推动各文艺家协会新增省级以上会员5人。依托“创新链”嵌入“人才链”。开展校地合作平台建设,成立安徽科技学院技术转移寿县分中心、安徽大学寿县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安徽(新桥)分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工大智谷”淮南(寿县)分中心,常态化深入企业走访洽谈,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校智力资源,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出卷、高校答题”合作机制,举办安徽“双创汇”走进寿县活动,现场签约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开展主题演讲、项目路演,有效促进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寿县集聚。借力“资金链”激活“人才链”。树牢“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理念,依托县国有企业,设立7支总规模28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以财政资金精准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加大投入,促成安徽有度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在寿落户,吸引各类人才200余名。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为18名创业青年申报贴息资金28万元,帮助青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升县人才专项资金使用质效,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安徽能启、华科淮南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企事业单位人才享受安家购房及租房补贴30余万元。
优环境扮靓人才发展生态。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审核。严肃审核把关,应统尽统,推荐省级D类以上高层次人才19名、E类人才489名。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整合保障性租赁住房、政府公租房、安置小区转性商品房在内的2000余套空余房源用作人才公寓。与城区(园区)酒店合作共建4处“青年人才驿站”,为100余名来寿求职青年人才提供每年2次、每次3天2晚的免费住宿。加强人才事迹宣传。深入挖掘各类人才在寿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在县内主流媒体每月刊发一期人才工作的典型案例,人才发展生态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