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浏览量: 来源:淮南日报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自今年3月起,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党中央有部署,淮南见行动。市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坚持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打好学、查、改“组合拳”,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达到了“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的目标要求。
淬炼初心,砥砺担当。通过这场深刻的学习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得到新增强,作风顽疾得到新整治;全市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今年上半年,在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逆势回升,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交出了一份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的优异答卷。
以上率下、统筹谋划,全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市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主体责任、领导责任,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抓紧抓实、落地见效。
领导带头是最好的示范。市委常委班子带头举办读书班、开展交流研讨等活动,多次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深入查摆问题,建立集中整治台账、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研讨、带头检视整改、带头讲专题党课、带头深入调研,为全市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市委常委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抓好分管领域和单位的学习教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市政府党组、市政协党组召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研究部署落实措施,推动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为加强工作指导,市级层面迅速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文字材料、整改整治、宣传引导等工作组,构建起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工作专班高效运转,及时印发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及各类提示通知,明确了涵盖52项重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针对市直机关、国企、学校、医院、新兴领域等不同实际,我市强化分层分类指导,制定具体方案,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贯到底。
严督实导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的重要保障。市委派出3个督导组,对部分县区、市直单位和市属企业进行“点穴式”督导,以点促面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同时,坚决摒弃应付思想、过关心态,对学习教育开展评估验收,推动各单位全面盘点、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确保整个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取得了预期效果。
聚焦主题、精准发力,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淮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优良作风凝聚共同奋斗的力量。
市委坚持聚焦主题、精准发力,将“学、查、改”贯穿始终、一体推进,以学促查、以查促改、以改促建,依靠群众开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锤炼坚强党性、激扬清风正气、积极担当作为。
——坚持深学细悟、真信笃行,推进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市委始终把学习研讨作为学习教育的首要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分层分类施策,优化学习形式、丰富实践载体,持续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示范带动“领学”。市委常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读书班坚持率先垂范,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全市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在市委示范带动下,全市县级以上党组织累计举办读书班114期,开展集中学习782次,参与交流研讨近4800人次。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专题党课,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讲党课上万场,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学习局面。
全面覆盖“促学”。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市人大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专题推出“一月一讲”,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凤台县创新开展驻沪流动党员学习教育,聘任10名家乡推介官,赋能“双招双引”工作。大通区精心依托辖区红色教育资源,打造“作风建设实景课堂”,让学习更接地气、更具实效。针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三新”领域党员等特殊群体,创新采取寄送“学习包裹”、开设“空中课堂”、结对“上门送学”、利用党建共享阵地等多种方式,送学上门、线上促学,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一个都不掉队”。
突出重点“深学”。紧盯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通过专题座谈交流、寄送廉洁提醒函、开展任前集体谈话、日常谈话提醒、严格审核党性分析材料等方式,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引导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市委组织部着力加强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安排有关负责同志与党校中青班172名学员开展逐一谈话;毛集实验区举办“学习交流大讲堂”,提高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推进问题查改务求实效。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动真格、碰硬茬,真找问题、找真问题。
刀刃向内,严查细照。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成员,严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细则要求,对照基层“四风”隐形变异新表现、新动向,结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反映等途径,多轮次开展深刻的检视剖析,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动态更新、不断完善问题清单。市级层面工作专班全面细致审核问题清单,充分发挥纪委监委、巡察等“六部门会审机制”作用,对查摆质量不高、走偏走样的及时点对点纠偏,确保问题查得准、画像画得像、根源挖得深。
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市委班子问题整改销号,4次主持会议集体研究,从严把关,示范引领各级党组织普遍实行“销号管理+闭环督办”机制,做到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彻底整改。
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通报违规违纪典型案例,示范带动县乡两级召开警示教育大会83场,进一步强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编发《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选编》,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市纪委监委机关搭建“案例分享小课堂”“观庭讲堂”等平台,组织2批62人次年轻干部到监督执纪执法一线实践锻炼。八公山区将警示教育课堂搬到庭审现场,累计组织50余家单位参加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3场98人次,形成“审理一案、教育一批”效果。
——坚持从严从实、细化举措,推进整改整治落实落细。在全面落实省委部署的五项专项整治基础上,市委结合市情,新增“过紧日子”方面问题专项整治,并深入推进医德医风有关问题集中整治,聚力攻坚克难,破除顽瘴痼疾。
扎实推进“两违规”整治,着力查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形成了强大震慑。积极开展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着力排查处置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严查快处微腐败,回应了社会关切。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细化20条整治举措,严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切实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在“过紧日子”整治中,“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6.4%,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 ……
一项项整治、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淮南动真碰硬抓好突出问题整改整治的坚定决心。
——坚持开门教育、回应关切,推进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听民所需、察民情、解民忧。我市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畅通渠道听民意,精准施策解民忧,推动作风转变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成效体现在民心。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调研4609人次,征集意见3736条,解决问题2424个。深入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和大接访活动,累计走访企业802家、村居851个,收集问题2284个,已全部办结,啃掉了一批长期困扰企业和群众的“硬骨头”。市政协机关探索建立“委员接待日”制度,深入联系委员和界别群众,认真听取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寿县运用大数据比对与实地摸排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动态监测,增强救助的针对性、精准性,为60433名低保及特困对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9亿元。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攻坚治理校车安全、独生子女证补办等10大群众诉求高频事项,办结率94.2%。同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畅通12345热线和信访渠道、选聘作风监督员等方式,构建起多元、立体的监督网络。市政府办公室组织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开展“接热线、解难题、转作风”活动33期。田家庵区着力破解城市停车困局,新施划停车位1404个,非机动车线2650米,提升重点区域停车和通行效率。谢家集区聚焦“办事难点”,推行“一窗通办”和“掌上办”,建立“星级服务”评价制度,形成“难事易办”长效机制。一个个“急难愁盼”变为“满意清单”,群众对学习教育的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健全机制、常抓不懈,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贵在“常”“长”二字。我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注重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着力构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让遵规守纪、清风正气在淮南大地蔚然成风。
制度笼子越织越密。学习教育期间,我市对既有相关制度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系统评估,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全市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348份,其中市级层面出台《关于进一步增强市级负责同志调查研究质效的若干举措》《市直机关作风建设“八个不得”》《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若干规定》等16份制度文件,为作风建设划出“硬杠杠”、立下“明规矩”;出台《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工作实施方案》,持续为基层和企业松绑减负;完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系列具体规定,推动厉行节约成为常态;出台《淮南市领导干部担当作为负面行为参考清单(试行)》《市管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办法(试行)》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确保工作衔接有序。市委办公室紧盯内部管理“强自身”,制定完善了《市委办公室督查检查工作统筹联动机制》等13项制度,不断提高“三服务”工作质效。潘集区科学编制“一城三区”定位及多层次空间布局的《潘集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发展更加科学有序。
惠民成果固化长远。学习教育期间,我市完善了涵盖制造业、人才、用工、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投诉处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殡葬领域乱象,动态调整收费清单,构建全链条监管闭环,年均减轻群众负担18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的跃升。
廉洁新风常态长效。制定《淮南市公务接待导则》等详细操作规范,加强培训期间学风和作风管理,并将“两违规”问题纳入审计监督重点内容。通过持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纪和廉洁文化浸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遵规守纪、廉洁奉公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使清风正气、实干担当日益成为淮南政治生态的鲜明底色和广大干部的自觉追求。
历史的画卷,在接续奋斗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奋楫笃行中书写。踏上新征程,我市将以此次学习教育为新的起点,持续巩固拓展成果,久久为功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业绩,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