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3 浏览量: 来源:淮南日报
——“吹响新一轮创城集结号”系列谈②
一栋楼房的窗户,如果有一块玻璃破了,没有人去及时修补,那么时隔不久,其它窗户玻璃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直至整栋楼房所有窗户玻璃破碎不堪;一面墙,如果最初出现一些乱涂乱画没有及时被清洗掉,很快,整面墙上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涂鸦;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一开始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们就会毫不顾忌地朝这里扔垃圾,以至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就是人们常讲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同时也反映着人们潜在的从众心理对环境造成的反作用。当前,淮南正在奋力吹响新一轮创城集结号,新一轮创城热潮已经掀起,创城中的“破窗效应”心态应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要坚决杜绝这种“破窗行为”。
在淮南推进创城的日常工作中,“破窗效应”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个烟头没有及时清理,用不了多久烟头就会遍布地上;一幅涂鸦没有擦去,接二连三的小广告马上就盖满墙壁;有人在街头吐痰,就有人在路边小便;有人上班迟到,有人便提前早退;一个人不按顺序抢上公交车,大家便一哄而上;一个人闯红灯,后面便跟上一大片;一辆车在斑马线前视行人如不见,数辆车就会如过江之鲫绝尘而去……这就提示出一个规律,任何不文明的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一旦形成风气,再想改正必将异常艰难。
如何杜绝“破窗效应”?管理学上相应延伸出“补窗行为”。所谓的“补窗行为”,就是要求人人从自己做起,不要做“打碎第一块窗户玻璃的人”,而应当做那个“及时修补窗户玻璃的人”。即便当我们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时,我们还可以努力,那就是使自己不要成为第一扇“破窗”。
每当谈及不文明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很多人都义正言辞、深恶痛绝,往往都把造成不文明行为的原因指向别人、归咎他人,似乎自己从来都是文明的,都是别人不文明。岂不知,我们每一个人自己难道独善其身了吗?
如果每个人管好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那么随地吐痰的现象就会杜绝。如果每个人少按一声喇叭,闹市就会多一份宁静。如果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的手,不随手扔垃圾,街头就会干干净净。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何来那么多闯红灯的人群呢?如果每个人骑车不逆行、不抢道,路口的交通乱象从何而来?如果摊贩们能够做到摊走地净,何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呢?
创城效果不显,说白了,还是我们自己没有管好自己,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自己,我们自己无意识中成为了“街头的那个不文明人”。
新一轮创城集结号已经吹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是很多。改变现状,绝不是一句口号。干成一项工作,更需要持续奋力付出。不做“破窗者”,争当“补窗者”,杜绝“破窗效应”,淮南创城或可迎来柳暗花明,见到明显效果。(怀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