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选派干部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选派干部风采 > 整体规划彻挖“穷根” 淮南市河沿村第一书记扶贫记

整体规划彻挖“穷根” 淮南市河沿村第一书记扶贫记

发布时间:2020-09-02   浏览量:    来源:中安在线

草莓喜获丰收



村里的分红存单



景老汉在草莓大棚里劳作



王更生把分红送到村民手上


正在施工中的沟渠


 “去年5月份我刚来的时候,这里的村集体年收入只有4000元,今年前9个月已经达到18.5万元。”在河沿村村部,拿着今年第三次贫困户分红存单的淮南市财政局扶贫干部、河沿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王更生告诉记者,今年河沿村已经进行了两次每人1000元的贫困户分红。“这次分红是每人500元,春节前还有一次分红,每人大概有1、2千元。”


据悉,河沿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45人,目前还还余9户12人未脱贫。“我们村已经达到脱贫标准,很快就要申请出列”。


强化党建 确保基层组织功能


在扶贫工作队驻村之前,河沿村的党员组织会议、村部活动基本都是空白。“可以说是一个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


今年正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在村两委换届中,整顿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于是王更生以此为抓手,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脱贫攻坚首要任务,教育和引导村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村内重大事务都能听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当前正值在村支两委换届期间,择优把优秀村民纳入后备干部,新选党支部委员1名。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发展党员。


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王更生组织村两委坚持把“三会一课”作为推进党建有效抓手,定期开展学习,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让村干部、在村党员勤于思考,勤于工作。认真开展每月10日的“党员活动日”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按照乡党委部署开展好“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


村里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全体成员,必要时邀请区乡包村干部一起研究村里脱贫攻坚有关事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村里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落实责任人,限时解决;村里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上报乡党委政府。


如此一来,就从制度上确保了村两委的脱贫致富“战斗力”。


摸清村情 理清扶贫思路


河沿村全村耕地面积4437亩,水面180亩,共有9个自然庄,421户,1602人,其中党员25人(含驻村工作队成员)。王更生带领扶贫工作队进驻以后,先后走访村老干部、老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致富能手、企业负责人、部分村民及全部贫困户,坚持走访调研不漏一户、深入交流不漏一人,收集河沿村第一手资料。


通过走访,王更生了解到,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河沿村发展的第一因素。


河沿村南高北低,靠着高塘湖,只要下两天雨,水就能淹到村民家门口。雨水多的年份,村民们辛苦劳作大半年的收成,都会全泡汤。


更让村民们感到痛苦的是村里的主干道孔王路仅有4米宽,狭窄的道路没有路灯,下雨天道路还会变的泥淋不堪,更本不能走。因为路况不好,这条路上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碰撞村民。“村里有好几户村民腿被撞断,身体被撞残,都是因为这条路。”路不好,还严重制约了村里的种植产业发展,“农副产品运不出去,外地商贩也不愿来”。


整修路渠 改善基础设施


了解到个制约河沿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后,王更生和工作队决心要把河沿村的基础设施“欠债”好好补一补。


他们利用360万扶贫资金将孔王路拓宽至6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还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0万元修建道路300米,基本做到硬化道路户户通。“以前村里天一黑,大伙都不出门,现在有路灯了,村民们也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习惯,晚上8、9点钟还在外面锻炼、散步”。


“村里有1600亩涝地,占了土地的一半以上,不解决内涝问题,村里的经济难以发展。”为此,王更生争取230万元资金对孔王路沿线及主要沟渠进行改造,目前正在施工。而就在这个时候,村里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声音,部分村民认为村里建渠占用了自家的土地,不太乐意。为此,王更生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在会上向大伙说明了情况,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支持,修渠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只要真心为老百姓着想,大家都是能理解你的。”王更生告诉记者,这条水渠沿路修了3公里,旱时可以提水灌溉,涝了可以及时排水,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村里田地的种植。


王更生在工作中发现,村民们常年吃地表水,而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长期饮用极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村里有不少残障村民,经过诊断发现,就是饮水出了问题。”为了根除这个严重威胁村民们身体健康的隐患,工作队为村里争取了民生项目,给村里打了一口158米的井,并且配套了过滤消毒设施,为村里解决了饮水问题。


发展产业 打造脱贫内动力


河沿村有近10年的草莓种植历史,草莓产业发展有基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扶贫工作队决定做好草莓“文章”,鼓励大户带头种植,引进先进龙头企业打造产销“一条龙”的销售模式。


工作队根据河沿村农业生产资源情况,先后多次与村内的民丰瓜果蔬菜合作社和景氏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大户进行产业对接。利用37万元江淮分水岭项目资金,由安徽景氏农业进行流转土地80亩,种植优质水稻、草莓和瓜果蔬菜,打造“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和“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社区店+基地”的销售模式,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2万元,每户贫困户每人增收1000元。同时利用扶贫资金60万元,流转35亩土地进行草莓大棚种植,由民丰合作社进行日常管理,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4万元,参与劳动的每户贫困户每人增收1000元。


除此之外,还利用扶贫资金58.2万元,流转土地20亩建设农产品种植标准化园区,通过公开招租的方式进行经营,每年向河沿村委会交租金4.5万元(第一年4万),项目收益率达18.75%,其中2.5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向贫困户分红。


“只要参与劳动,就有分红。”现在河沿村有草莓种植大棚1100余亩,是远近闻名的草莓产业基地。


妙用涝地 增加村民收入


种植草莓的1100余亩土地,都是村里的好地,但怎么使用剩下的1600亩易涝的土地,成了摆在王更生面前的又一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作队决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稻虾养殖。


稻虾养殖需要规模化,水田需要起码20亩地以上,所以王更生就带领村民把田合并起来使用,打造成一片大的田地,在田边开5到6米的沟,沟里养龙虾,田里种稻子。“因为养龙虾不能施肥、用农药,所以粮食产量会有所降低,但是粮食质量高,价格好。”据悉,正常稻米一斤卖1.5元,稻虾养殖的稻米一斤可以卖到3元,正常粮食亩产1300斤到1400斤,稻虾养殖也可以达到800斤到900斤。“即使不算养虾的收入,村民都是增收的。”据了解,龙虾的收购价大概是28元一斤,王更生掰着手指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每亩田的收入是大大提高了。


脱贫致富 百姓笑开颜


72岁的河沿村村民景开东大爷是个五保户,村里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他给自己侄儿的5个草莓大棚当起了“保姆”。


在大棚里,景老汉弯着腰一会就拾捣出一大把茎秆。“别看老景年纪大,可是咱村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能手!”王更生向记者介绍起景开东,原来景老汉学习过草莓种植技术,最近还在给村里的其他人教授草莓种植经验。


以前老景是贫困户,全靠侄子补贴,但是现在仅草莓种植一项,景老汉一年就能收入5、6千元,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一年有2500元左右的分红,五保户一年有4500元的补贴,加上其他补贴和劳动收入,景老汉一年能有3、4万元。


腰包鼓了的景老汉去年年底盖了两间新的平房,村里厕所改造,老景家也跟着用上了抽水马桶。“看病不要钱,还给配了家庭医生,每周都给我做体检。”说起这两年生活的变化,景老汉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生活太好了,都要感谢党!”


美丽乡村 腰包和大脑一起富


不仅要丰富村民们的物质,更要丰富村民们的精神,美丽乡村建设在河沿村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王更生把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自然而然的结合了起来,“村里没有文化宣传阵地和群众活动场所,这对于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短板。”为了补上这个短板,王更生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到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80万元、区里配套资金20万元,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上流转了两亩宅基地,打造了一个群众文化广场,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


“我们对文化广场旁边100米的臭水沟进行了改造,土地硬化,地下埋涵管,做成了文化长廊。”这条文化长廊成为了党和政府政策宣传的基地,同时也受到村民们的一致欢迎。


除此之外,村里还整修了村部和为民服务大厅,在村里设置了多个文化宣传栏,村内卫生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村容村貌大变样。“年底外出务工的人回来,一定会大吃一惊,村里的变化太大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持续发展 第一书记心中有蓝图


关于未来的发展,河沿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王更生的心中,已经绘有一幅蓝图。


接下来,他将利用扶贫资金71.5万元,新建粮食加工厂房,购置粮食烘干机等设备。项目建成验收后将采取包干租赁方式实现收益,计划每年向河沿村委会交租金7万元,其中5万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向贫困户分红。


江淮地区粮食收获季节经常会遇到连阴雨,粮食受了潮只能当饲料卖,原本一斤1.5元的粮食只能卖到6角钱。而有了粮食烘干设备,烘干一斤粮食成本才4分钱。“这样一来,就确保了村民们粮食种植的收入”。


“未来我们还要在建一个农副产品及草莓批发交易市场,明年会立项建设。”这一项目未来将降低村民们的农副产品运输成本,提高收购价格。


“这两个项目完成了,可以确保咱们村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即使扶贫工作队走了,村里也不会返贫。”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草莓大棚,王更生对河沿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记者 张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