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1 浏览量: 来源:淮南日报
8月27日上午,谢家集区杨公镇农贸市场对面的大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谢家集区在乡镇集市上举办的“灾后重建、帮扶就业”大型现场招聘会,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群众来挑选就业岗位。
“俺今年58岁了,老母亲已经90多岁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外出打工俺实在是放心不下家里。现在好了,政府在俺‘家门口’搭建了这个就业平台,俺不用东奔西跑就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就近照顾老母亲,俺真的很感谢政府。”杨公镇的受灾群众黄友玖经过认真挑选,最终与一家自己满意的企业签订了用工意向书。
“今年水大,俺家的水稻都淹掉了,咱农民就指望收水稻补贴家用呢,现在水稻基本绝收了,俺要找份工作把水灾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呀。”招聘会上,杨公镇杨郢村村民张焕荣一边与同乡讨论着合适的工作岗位,一边告诉记者说:“俺有三个小孩,以前一直都是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工作。现在政府在‘家门口’为俺们提供工作岗位,俺心里特别踏实,感觉特别有保障。俺也没什么文化和专业技能,但政府提供的工作岗位都很符合俺的基本条件,俺都能干。”
“我们此次来杨公镇参加招聘会,提供的岗位主要有一线操作工、仓管员、检验员以及文职类的工作。这些工作岗位对年龄、学历、专业技能要求都不高,比较符合农村受灾群众的就业需求。”招聘会现场,安徽灰熊视创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永军向记者介绍说:“对于受灾群众,我们企业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在给予正常工资的情况下,我们还会给受灾群众每人每个小时的旺季或灾后补贴,这样他们每个人每个月可以多拿300块钱左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使谢家集区多地受灾严重。为了更好地帮助受灾群众增加收入、重建家园,谢家集区人社局、区妇联、区扶贫办、区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等单位密切配合,组织了31家企业联合举办了“灾后重建、帮扶就业”现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了就业岗位200余个,涉及到了服务、化工、制造等行业。区人社局提前在招聘网发布招聘会信息,并充分利用受灾地区群众赶集的时间点,把招聘会放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招聘会当天参会人数达300余人,现场共达成意向性用工协议76人。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区人社局还联合区妇联等多个部门,面向党员、农民工、贫困户、妇女等人员设立了专项政策宣传台、服务咨询台,对群众关心的政策性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并发放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妇女儿童保护法等相关宣传材料600多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受灾群众、贫困群众就业。”采访中,杨公镇党委书记王炜表示,“家门口”举办的现场招聘会,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贫困群众的就业难题,我们将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让受灾群众通过本地就业、灵活就业来增加收入、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