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防汛一线党旗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防汛一线党旗红 > 暴风骤雨中,他们挺立在汤渔湖

暴风骤雨中,他们挺立在汤渔湖

发布时间:2020-07-28   浏览量:    来源:淮南日报

——潘集区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素描



暴雨如注,洪水滔滔。入汛以来,淮河遭遇持续强降雨,汤渔湖段淮河水位不断上涨。在严峻的防汛形势下,潘集区广大干部群众逆着洪水方向奋勇前行,在洪峰浪尖处写忠诚,在应急抢险中显身手,筑起防汛抗洪的“铜墙铁壁”。


他们,奋战在险情紧急的地方


7月21日13时,淮河淮南站水位23.05米,超警戒水位0.75米。14时,市防指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程小湾行洪区行洪后,淮河干流洪水便直抵汤渔湖缕堤,水位不断上涨,21日17时,田家庵站水位23.18米,超警戒水位0.88米。高皇镇淮上村淮古路通往淮河渡口的道路已经被淹没,路上拉起了警戒线,禁止人员通行。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为确保汤渔湖缕堤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潘集区按照市防指要求,启动了汤渔湖行洪区防汛工作预案,将16.57千米长的汤渔湖缕堤划分为7个段,由6名区委常委、1名副区长担任段长,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确定了三级责任人,明确防汛段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个段面都有人值守,职责清晰。


“堤坝迎水坡出现松动迹象,这可不是小事!”21日夜,高皇镇闸口村党支部书记陆松芳在带队巡堤时发现隐患,果断处置。


浪大、水急,面对隐患,党员、村干部、民兵60余人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冒雨奋战,顺着迎水坡,一层层砂石砸进水里,水涨一分,砂袋便垫上一层……两天一夜中,水位上涨了1米多,3000个草袋、1000个编织袋,装填着50吨石子,也铺在了隐患处,让堤坝固若金汤。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坚实堤坝


防汛抗洪,首要是防,丝毫不能大意!


7月22日下午,洪峰过境淮南,淮河水位进一步抬高,14时,田家庵站水位23.53米,超警戒水位1.23米,防汛形势更加严峻!


此时,汤渔湖缕堤沿线已设置多处值守点。千余名镇、村党员干部在25个防汛点进行24小时值守,死看硬守汤渔湖缕堤,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汤渔湖缕堤上,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防汛值守点,每个防汛值守点都飘扬着鲜红的党旗。在24小时巡堤查险中,潘集区实行交接班协同巡防制度,接班队伍与交班队伍共同巡防一次,重新确认可疑点和风险点。


汤渔湖缕堤坝坡杂草、灌木生长旺盛,滋生着大量的蛇虫鼠蚁,对堤坝的安全造成隐患,同时也给巡堤查险带来了威胁。


为确保汤渔湖安全,潘集区对缕堤迎水坡的树木进行了清理、割断,防止刮风时树木摇晃对迎水坡面土质造成松动。高皇镇与平圩镇协同发力,3天时间,对背水坝坡树木杂草和灌木丛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灌木杂草50万平方米,让可能出现的渗水、管涌等风险点无所遁形。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潘集区在背水坡下方的水泥路上,每隔50米,便开挖一道10厘米宽,30厘米深的沟槽,让堤坝土壤中逐渐增加的水体可以及时排流,减轻坝体压力。


他们,逆着洪水方向冲锋前行


自从2007年洪水后,13年没有经过大水的浸泡。防汛抗洪容不得半点松懈!


7月23日17时,田家庵站水位23.6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随着淮河水位上涨,汤渔湖缕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险情发生的第一刻起,潘集区的值守和抢险队伍便整装出发赶赴前线,不舍昼夜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上。


平圩镇联系供电公司,对汤渔湖刘余段进行了亮化,共安装照明灯30余个,为巡堤人员打通了一条阳光大道;


高皇镇内的服装厂,自己购进原料,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制出1万条编织袋,免费送到指挥部;


潘二矿送来了180个矿灯,2万个编织袋;平圩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将方便面、矿泉水、八宝粥送到值守点;


党员、团员、公安、煤矿、电厂、中安……潘集区的机关和辖区内的大企业也纷纷组建抢险突击队,奔赴汤渔湖的抗洪第一线……


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查堤、巡堤。老党员、老村干,都是防汛抗洪的行家里手!


“这里是2007年出现过的渗水点!”22日上午9时许,60多岁的老支书程勋宽在高皇镇淮上段的背水坡发现渗水。


党员和退役军人组成的突击队火速顶上,水利专家常先友现场指导,采取“反滤”技术,经过6个小时的奋战,及时消除了隐患。


“洪水不退,我们不撤,坚决打好防汛抗灾这场硬仗!”夜色深沉,手电筒发出一束束光亮,依然在汤渔湖缕堤上来回闪烁……(记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