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9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寿县充分发挥电教远教“教育、宣传、服务”功能,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全方位多维度延伸工作触角,持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效。
注重围绕中心,提升教育质效,唱响电教远教“好声音”。建好教育阵地,打造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曹渊故居、方振武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所在地远教广场、学用示范基地,联动推出“理想信念”“共同富裕”“振兴之路”等数条教育示范带和红色研学路线,2022年以来,接待教育团队500余批、党员干部4万余人,开展红色宣讲32场。联合县纪委监委建成2个省级、1个市级廉政教育基地,2022年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者4.8万多人次。在16个乡镇建设村史馆23个,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学习教育阵地。挖掘教育资源,加强与县融媒体中心协作,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各级各类先进典型、优秀经验等乡土教材高质量完成每月党建电视栏目《寿州先锋》制作任务。组织拍摄《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正阳关抬阁肘阁》《寿州锣鼓》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题材的实用技术培训片7部,拍摄《那年青春别样红》《小甸一门三烈士》等6部红色题材党员教育片,向上级择优报送优秀电教片20余部,制作“红色现场教学、红色家书品读、经典红歌传唱”等“三个一”系列红色课程。丰富教育形式,要求各级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收听收看《小甸星火》《只此小甸红》等红色题材优秀电教片,开展交流研讨100余场次,收集心得体会200多篇。开展“红色影视播放月”活动,制定周清单、月计划,以“红色影视+电教片”为主要内容,将红色电影、优秀电教片等纳入播放内容,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展播影片300余场次,通过集中观看和自主观看的党员、群众达到15000余人次,基本实现全县各远教站点播放全覆盖。
注重平台建设,增强宣传实效,打造电教远教“主阵地”。坚持将电教远教系列平台作为党建工作、政策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优化平台建设,紧扣上级和寿县的重大热点问题,把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及时呈现、营造氛围,不断扩大寿县先锋网站的影响力。办好“指尖党建”,提升“寿县党建”微信公众号宣传水准,每周定期推送信息4-5期,2016年创办以来微信公众号推送微信1000余期,微信订阅数达1.4万,呈逐月增长态势。紧扣组织部门中心工作,精心策划系列专题栏目。强化巡查管理,定期对乡镇、村(社区)“万村网页”开展巡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实现乡镇、村(社区)网站巡查全覆盖,今年以来,300余个万村网页巡查合格率100%;持续扩大远教终端覆盖面,完成全县306个远教终端站点4K超清智能机顶盒安装更新工作,落实“集中学习日”“固定学习日”等播放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宣传平台作用。注重规范升级,明确专人负责平台信息的编辑、审核、发布,在确保内容的基础上强化信息发布审核,形成信息编辑初审、校对二审、责编终审的“三审制”,对发布内容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同时注重排版美观,提升用户阅读体验。
注重学用转化,拓展服务成效,激活电教远教“强引擎”。充分发挥电教远教丰富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重产学联动,坚持“支部领路、远教服务、农户受益”的原则,利用电教远教资源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班和种养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皖西大白鹅、特色果蔬等综合种养技术,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培训,提升党员群众种养殖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每年开展技能培训不少于500场次,培训5万余人次,累计辐射带动就业创业1000余人。聚力示范带动,对照省级“双创双争”示范点建设标准,在全县遴选25个基础设施过硬、发展较好,在党性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产业基地,协调资源予以政策和技术支持,探索出“党支部+远教+农户+合作社+示范基地”发展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坚持供需推动,围绕基层党员群众在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需求和知识难点,将远程教育教学与经验交流、教学实践、技术推广有机结合,邀请本地“土专家”“田秀才”“科技员”等农村实用人才通过远程指导、田间地头教学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农技辅导,今年以来,征集党员群众对电教资源的个性化需求100余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教、培训活动50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300余人,有力推动电教远教资源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