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员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员教育 > 田家庵区:作好电教远教“四篇文章”,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田家庵区:作好电教远教“四篇文章”,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1-08-26   浏览量:    来源:田家庵区

淮南市田家庵区注重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特色和优势,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打好“主动仗”、下足“融合功夫”、写好“创新文章”,助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作好“宣教”文章,吹响全员学习集结号。发挥远教平台宣传优势,运用先锋网、微信公众号、党建APP等载体,传递红色声音、输送红色资源,分层分类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在线学习专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布党史学习资料、学习动态、经验做法等信息500余条;开辟“党史百年天天读”、“我为群众办实事”微信专栏,推送每日一学“微讯”130余篇,收集群众意见诉求60余条,搭建方便党员随时学、掌上学党史的移动平台,拓宽全区基层组织和党员常态化学党史的渠道;结合“两优一先”和“光荣在党50年”先进事迹宣传,开展“学党史、话初心”主题“微宣讲”,吸引党员群众在线“围观”,党员群众通过点赞、评论、转发,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由“屏屏相传”到“口口相传”。

作好“融合”文章,奏响线上线下协奏曲。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将线下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搬到线上“云端”,构建线上线下同步立体式学习平台,让党史教材可听可看、可读可感。利用“淮舜先锋”智慧党建云平台开设党史学习“云课堂”,结合远程教育“三进”活动,主动融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党内生活,“点对点”推送学习资料,推动“经常学”、“随时学”;设立网上“红色展馆”,结合“红色展馆讲党史”、“红色遗址忆初心”等宣讲活动,把“淮南新四军纪念林”、“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廖家湾革命纪念馆”等淮南本地红色资源搬到网上,多角度展现党员干部瞻仰体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打造远教站点“10号观影课堂”,制定党史学习专题“菜单”,采取“点单式”教学,在“集中学习日”组织党员观看党史题材教育片,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作好“赋能”文章,架起联系互动连心桥。发挥数字化资源优势,运用科技手段延伸党史学习教育“触角”,确保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掉队、不落伍。扩大远教站点覆盖,协调移动公司,为行动不便、无阅读能力的老党员开通远教站点,党支部通过电话通知、上门送学等形式“同频”支部学习计划,打造老党员“足不出户”学党史的“家庭课堂”;针对流动党员集中学习难题,通过建立“网上支部”开展“线上送学”,打造党史学习“掌上党校”,并建立流动党员学情档案,通过线上知识测试、学习群“打卡”等形式实时跟踪党员学习进度,保证学习效果;用好用活远教广场和示范基地,结合文化惠民工程,讲好党史教育“乡音课堂”,累计开展“红色影片”巡展和“送戏下乡”280余场,把党史精神送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突出多媒体互动,组织开展“学党史庆百年”学习竞答活动,打造“午间党史半小时”、“八点档学习打卡”等党史学习特色“互动课堂”,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

作好“创新”文章,开辟学习实践新阵地。坚持以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远教信息资源优势,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形式,提升学习实效。搭建“在职党员进社区”信息平台打造“实景课堂”,开展“学党史、悟初心、解难题”实践活动,全面推广“线上办实事”,在线发布“书记讲党史”、“党史宣讲走基层”、“青少年学党史”、“办实事解难题”等类型岗位、党员认领并开展党史宣讲50余场,为群众解难题270余件;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屏上阵地”, 组织摄制《生日》《传承》系列微视频,充实“淮舜视界”栏目内容,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集中展播优秀党史学习系列党课,组织开展“红色观影”活动65场;采用“请进站点”、“送入课堂”等形式,推广党史宣讲“远教双师”课堂,编订远教党史课件目录和索引,制作通用课件5个,搜集整理音视频及图片资料500余份,推动远教资源融入党史宣讲,增强课堂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