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社区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社区党建 > 淮南经开区:“三圈融合”为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速

淮南经开区:“三圈融合”为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速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经开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路径,着力打造社区治理核心圈、邻里圈、共事圈,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打造坚强核心圈,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做细党建引领“一张网”。深化网格(小区)党组织集中覆盖行动,搭建四级党建网格化体系,全面规范“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全区已建立网格(小区)党支部41个、确定党员中心户60余个,党建工作进楼入户、延伸到“神经末梢”。配备专职网格员57名,实现综合网格党组织、专职网格员全覆盖。各网格员根据“网中有格、按格定岗、责在格中”的原则负责网格内的各项工作,组织党员学习教育、开展志愿服务、密切党群关系,形成“问题在网格发生、职能向网格精准推送、资源向网格快速调配、事件在网格快速解决”的良性循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一格一员、专岗专用”,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依托党校、远教站点等平台,健全社区工作者综合培训体系,坚持集中培训和分级轮训相结合,加大社区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今年以来组织参加各类培训5期60余人次。将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全力推进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全区5个社区“一肩挑”比例达100%。

  

  打造和谐邻里圈,激发居民自治热情。建立居民共同准则。根据小区实际和居民关切,发动小区全体居民参与制定、积极践行小区居民公约,引导居民在公序良俗、社会公德、言行举止等方面形成一套行为规范,凝聚居民共识,培育小区精神,寻求小区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完善社区“三务公开”“四议两公开”制度,推行居民公约、楼道公约,开展小区议事协商,定期举办“长廊茶会”、民情恳谈会等活动,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让居民从社区事务“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心态从“当客人”到“做主人”转变。制定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奖励制。在全区5个城市社区创新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通过社交群、微信公众号和智慧社区等平台,及时将“点单”流程、“点单”方式和“点单”热线告知群众。以“积分制”为抓手,按志愿服务时长、难度等要素量化积分,积分可用于灵活储存时间或兑换实物,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热情。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日讲座”“社区集中跑腿”等服务50余场,营造“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党员走”的浓厚氛围。

  

  打造部门共事圈,凝聚红色资源合力。抓好联建共建,机动联动工作。建立由社区党委牵头,物业企业、市场监管、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物业管理联席议事制度。按照“三必配三优先”原则,优先从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物管会)骨干、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党员中选聘专兼职委员,配备社区民警、城管队员、联建共建单位有关同志加强工作指导。今年以来,社区党员志愿者联合公安、市场监督、安全环保等部门,对辖区内企业、门市、学校、居民进行隐患排查100余次,累计实施楼道灯加装、背街小巷改造、党群服务驿站建设等“微幸福”民生工程60余件。开展社区“双报到”制度,区组织人事部门鼓励机关党委干部到街道、社区讲党课、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等,加强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党员干部互动。引导在职党员在“八小时以外”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根据居民需求,在社区为在职党员设置政策宣传、文明示范、卫生监督、法律咨询、维护稳定等不同的义务服务岗位,细化岗位职责,在职党员根据本人特长,认领一个或多个服务岗位,并定期参加活动。截至目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人数已达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