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7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围绕选拔、培养、管理等方面完善举措,扎实做好“选优配强”“凝心聚力”“严管厚爱”三篇文章,全面提升村干部综合素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聚焦拓宽渠道,做好“选优配强”文章。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坚持公开选拔原则,严格资格审查,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后备干部规范有序入库。坚持将“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工作作风硬”作为主要选拔标准,以村为单位进行全面摸排,根据年龄结构、工作经历、个人特长等建立台账,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推荐等方式,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村干部队伍,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目前,全镇共有83名村“两委”干部,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29人,35岁以下12人。坚持做好届中村干部调整,严格落实联审制度,征求纪委、政法委、统战部等7家单位意见,对村“两委”候选人进行“政治体检”,并将结果报送至区委组织部备案,确保遴选出一支政治可靠、本领过硬的村干部队伍。去年以来,有3名振兴专干通过规定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并新增录用4名乡村振兴专干,实现“一村一专干”,全面满足“三个一”队伍建设标准。
聚焦强化本领,做好“凝心聚力”文章。将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以及先锋系列、学习强国等平台,灵活运用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方式,教育引导村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坚定干事创业信心、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常态化开展专题业务培训,邀请区级、镇级业务骨干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建立“导师帮带”制度,为每名新进村“两委”成员以及后备干部确定1名镇班子成员和1名现任村“两委”干部作为帮带培养人,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组织新入职村“两委”成员以及后备干部到与村级中心工作联系较多的镇直部门进行跟班锻炼,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
聚焦作风建设,做好“严管厚爱”文章。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强对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坚持做到“抓早抓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从严从实加强村干部队伍日常监督管理,镇纪委、党建办等部门组成督查组,不定期到村查看村干部在岗在位、值班值守、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不断强化村干部规矩意识、服务意识,提高村干部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全面推广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和“小微权力”清单、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织密扎紧制度“笼子”。按程序将村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选拔优秀村书记进入镇乡街领导班子,充分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同时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用“干货硬货”鼓励村干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