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7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凤台县丁集镇将党课教育融入日常、做在经常,紧紧围绕“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三个关键要素,在深挖“本土”素材、选好“乡音”队伍、用活“多元”载体上持续下功夫,不断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围绕党课“讲什么”,深挖“本土”素材。坚持深挖本土资源“富矿”,让耳熟能详的红色革命故事、先进榜样事迹成为党员教育“教科书”。聚焦历史资源,以红色革命故事浸润人心。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充分挖掘本地流传的革命事迹,编排创作出《安徽赵一曼--胡之光》《解放凤台县城》《板张集战斗》等故事党课,以身边最真实、最具感召力的红色故事,让广大党员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聚焦当代典型,以先进榜样事迹引发共鸣。不断培树本土模范,以“两优一先”“身边好人”“致富带头人”等榜样为题材,编写《祖孙三代守墓人》《跪守三尺讲台的残疾女教师》《从“打工妹”到放飞梦想的新农人》等榜样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围绕党课“谁来讲”,选好“乡音”队伍。坚持完善宣讲队伍体系,精心打造党课“讲师团”,用鲜活生动的“土话”讲政策、讲道理、说故事,用“乡音”传递“党音”。整合师资力量,采取“党员评、支部推、党委选”的方式,构建以领导干部为主体,以部门技术人才为补充的“乡音”党课师资库,同时择优选取村党组织书记、“党员乡贤”、致富能手、先进典型等土专家28名作为党课师资补充力量,组成“乡音”党课宣讲团,切实形成领导带头讲、支部书记争先讲、榜样示范讲“百花齐放”生动局面。通过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宣讲大赛、评选表彰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宣讲团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党课宣讲大赛3场,评选精品党课9个。
围绕党课“如何讲”,用活“多元”载体。打破以往“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授课模式,运用多元载体和多种场景,让党课“走新”更“入心”。依托全镇14个党群服务阵地,开展党课定期送教,以课选人、因材施教,形成组织“搭台”、党员“点单”、讲师“唱戏”的良性互动局面。充分利用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让革命遗址成为党课“教室”,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听“红色故事”,受党性教育。截至目前,全镇33个党支部依托红色教育基地为900余名党员开展讲党课活动70余次。将张巷葡萄、前元枣蜜桃、宋塘酥瓜、耿王蘑菇等农产品种植基地打造为固定党课“课堂”,把党课“上”到教育基地、田间地头、屋场院落等场所,使党课更具带入感,确保党员“听得进”“记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