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农村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农村党建 > 寿县炎刘镇:抓实党建“硬指标”,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寿县炎刘镇:抓实党建“硬指标”,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发布时间:2021-09-30   浏览量:    来源:寿县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炎刘镇坚持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点,积极抢抓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利契机,巧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东风,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压舱石”,不断抓实基层党建“硬指标”,切实增强乡村振兴“软实力”。

抓实基础建设,补齐短板,打造乡村振兴“主阵地”。近年来,炎刘镇积极建好、管好、用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让小阵地展现出大作为,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组织力和战斗力。2010年以来,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园区发展,先后新建村级活动场所7个,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6个,配套建成远教大屏幕7个。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大厅、远程教育站点、文体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村干部实行集中办公。其中新桥村园区建设党支部、石埠村种养殖党支部被命名为市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新桥村被命名为市级村干部实训基地,达到“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的要求,有效满足全镇党员学习和全市村干部实训等日常活动需要。

抓实队伍建设,规范提升,激活乡村振兴“原动力”。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中坚力量,只有把最优干部队伍生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才能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一是优化班子结构。着力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配优村书记。让一批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当地能人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发挥“头雁”作用。2018年换届后,全镇村干部中大专学历31人,40岁以下28人,本地致富能手23人,大学本科毕业生2人。二是提升履职能力。每年至少安排2名优秀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全镇27名村干部通过学历教育取得大专学历。定期组织村书记和专业人才参加交流会、培训会、座谈会,引导他们碰撞思想、畅谈感悟、开动脑筋,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着力锻造一批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层队伍。三是壮大后备力量。大力实施“雏雁”工程,挖掘各路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大学毕业生等共50余人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通过设岗定责、跟班学习、列席村两委会议等途径先后安排23名后备干部到村锻炼,定期对后备干部工作实绩进行评价,加速后备干部成长。

抓实制度建设,精准谋划,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该镇注重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党内规章制度,严格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有效推动党建责任落实,着力培育一批基础工作扎实、工作制度规范的党建示范点。不断完善监管体系,规范村干部日常管理,完善村干部考核考评办法,制定村干部绩效考核方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和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继续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做到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逐年提高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确保每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25万元,让村集体实现“有钱办事”,真正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