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5 浏览量: 来源:
根据市委组织部《行业系统党建“强基础 提质效 创品牌”行动实施方案》和市直机关工委有关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三聚焦”,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一、聚焦强基础,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一是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坚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等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上半年机关党组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交流研讨5次。二是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机关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经常性召开机关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党建重点工作,今年以来共研究5项党建类议题,制定印发了《2025年淮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机关党委坚持党建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定期听取机关各支部的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近期工作,高质量完成了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等相关内容。三是丰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机关党委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党员参与热情,今年以来开展了“瑞笔启新程 墨香满机关”写春联送祝福、“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生命底线”、学习先进榜样暨集中观影、“融党性教育于传统文化 汲节气智慧促履职担当”、“迎七一、话初心、谈感悟、传帮带”、“党徽闪耀乡村、共绘振兴蓝图”等主题党日活动,有效提高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四是提升党员队伍活力。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支部书记与党员进行一对一提醒谈话,持续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做好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工作,在春节和“七一”重要节点,赴结对的乡村走访慰问老党员并慰问机关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二、聚焦提质效,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四强”党支部建设。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功能定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不断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在“七一”前夕开展了“四强”党支部和“四好”党员的申报和选树工作,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扎实开展“双结对、双提升”活动。制定印发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双结对、双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深入结对社区、村走访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入户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以及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使机关党员“干的事”精准对接基层群众“盼的事”。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文明创建志愿者服务、“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保密宣传、“我们的节日·端午”、“党徽闪耀乡村、共绘振兴蓝图”联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促春季消费”助农帮扶活动,上半年累计帮助销售店集贡米18200斤、101700元,采购草莓、玉米、黄心乌白菜、酥瓜等特色农产品5600斤、10800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扎实开展投身“五大攻坚行动”、争做“五个模范”活动。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社区、包保企业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等宣传手册,引导群众熟悉垃圾分类方法,形成创建合力;利用机关楼层间设置的垃圾分类投放箱,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做垃圾分类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监督者。开展“党旗领航、党员带头,文明创建做先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机关党员落实“四个带头”,定期前往结对的村(社区)开展创建活动,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巡查和清扫,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清理杂物、捡拾垃圾、美化环境。
三、聚焦创品牌,打造人大机关党建亮点
一是“精心育苗”,细化品牌建设方案。今年年初,在制定全年党建工作要点时,机关党委与各党支部多次开展座谈交流,结合工作实际,分别细化了“三会之星”“代表之友”“法律之声”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创建成功率100%。二是“百花齐放”,机关党建“春色满园”。机关第一党支部开设“能力提升”栏目,广泛收集“三会”服务方面的经验分享、典型案例等内容,采取支部党员会议学习或者支部微信群推送等方式,不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开阔视野眼界;组织党员围绕“三会”服务开展交流研讨,结合自身岗位实际,通过传经验、讲收获、谈不足、提建议等方式,着力提升“三会”服务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机关第二党支部以“红色领航·四站联动”活动为新的起点,谋划建设“民意连心站”“民主议事站”“民生监督站”“履职充电站”,通过结对共建、红色教育、法治课堂、代表青蓝传承等创新举措,打造移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推动党员与代表在联系群众中“沉下去”、履职能力“提上来”、民生实事“落到位”。上半年,与曹庵镇宋庄支部开展了“春风满淮解难题 清风惠民践初心”结对共建活动,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机关第三党支部组织党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旁听庭审主题党日活动,将党组织生活与司法监督实践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建红”与“法治蓝”的深度交融。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全市重点工作,支部党员积极参与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等任务,在高质量立法、高效能监督中发挥专业优势,在《人民代表报》《江淮法治》等国家级、省级媒体上发表稿件7篇,护航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宣传引导,党建之花“香沁四方”。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加强对市人大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主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党建信息宣传力度,坚持信息员轮值制度,及时总结机关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今年以来,在淮南先锋网、淮南机关党建、淮南市人大网站等平台共刊发机关党建类宣传信息70余篇,印发《党建月报》2期,有力发出人大声音,讲好机关党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