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淮南市大通区:“三点发力”推动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淮南市大通区:“三点发力”推动党员教育见行见效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紧紧围绕党员教育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组织引领、多元课堂、学用转化”等关键环节上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强化组织引领,把握党员教育“关键点”。立足长远抓谋划,推进党员教育系统化,精心制定《大通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规划》,坚持“学需匹配”的原则,分层分类开展党员教育。打造“三级”宣讲矩阵,依托“红色宣讲团”,深入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开展宣讲,构建“党校讲师深入讲、领导干部带头讲、身边榜样亲身讲”的宣讲矩阵。针对行动不便的党员,由党员志愿者组建成送学小组,开展“送学上门”“宣讲入户”等活动。针对分布散、流动广的流动党员群体,采用“线上送学”的方式,让党的声音传递到党员的心中。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工作实际,把课堂搬到服务站点、工会驿站、企业食堂等场所,围绕产业经济、技能培训、民生保障等主题灵活授课,提升党员教育吸引力。

  

  构建多元课堂,紧扣党员教育“发力点”。串联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新四军纪念林(馆)、方楼村史馆等红色教育点,打造5条“行走的红色教育专线”,常态化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考察、学员间互相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党员立足岗位做奉献、服务发展当先锋的工作热情。绘制“红色教育地图”,结合本土优质红色资源,全面梳理抗战精神等红色主题,建立以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为核心的“一核多处”红色教育示范点,近年来,全区各红色教育基地共接待近3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打造“榜样课堂”。坚持把榜样模范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活教材”,对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防汛救灾等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深层次挖掘,精心拍摄制作“乡村‘菇’娘”“芳华铸匠心”等多部优质党员教育片,以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党员积极担当作为。打造“实践课堂”。坚持实干实效导向,构建“远程教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户”教学模式。近年来,邀请高校、企业农技专家开展“田间课堂”“农技课堂”系列活动220余次,培训党员群众3300余人次。

  

  突出学用转化,找准党员教育“落脚点”。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检验党员教育培训成效的“试金石”,推动党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实效。坚持把党员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走访辖区重点企业、村民居民收集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全区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红色先锋来报到”“奉献有我 党员先行”等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切实提升党员群众从“学”到“用”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