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淮南市大通区:打造“金牌讲师” 推深做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淮南市大通区:打造“金牌讲师” 推深做实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发布时间:2025-06-13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坚持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创新打造“金牌讲师”队伍,从选拔机制、讲解方式、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党员教育队伍,推动党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严选优培,建强师资队伍。制定涵盖政治素养、知识储备、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选拔标准,采取“个人自荐+支部推荐+组织遴选”方式,从党员干部、农技专家、优秀村支书等群体中选拔政治素养高、实践经验足、表达能力优的骨干人才,组建“金牌讲师”储备库。建立跨部门联审联评机制,由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区委党校、宣传部、政法委等部门,优选9名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化评审小组,确保评审工作权威性、专业性。通过“理论测试+现场试讲+课程设计”三轮检验,严把质量关,最终从58个基层党组织中选拔出2批共28名“金牌讲师”,其中青年理论骨干、农机专家占比53%。

  

  灵活讲解方式,打造本土课堂。开展“订单式”需求调研,梳理汇总本地党员6大类32项教育需求,推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微宣讲、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等10个理论课程,“大棚蔬菜种植”“电商直播实操”等技能课程12个。建立“村村响”空中课堂,精选农业技术、惠民政策等内容,每日早晚定时播报。创新沉浸式教学模式,打造示范教学点,整合大通万人坑纪念馆、淮南市新四军纪念林(馆)等区级红色资源,串联安塘智慧农业项目、上窑瓜蒌基地等7个产业示范点,设立现场教学点,组织讲师围绕红色教育、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现场培训60余场次,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紧抓成果转化,提升工作质效。坚持学用结合,制定《联系服务十项职责清单》,每名讲师联系1-3个基层党组织,定期开展送学宣讲、需求摸排、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针对乡镇农产品滞销、灌溉设施老化等高频问题,协调农水局、人社局等部门联动办理,累计解决政策咨询、农业技术问题、矛盾纠纷130余件。健全激励机制,今年开展以来,将12名能力强、授课好、评价高、表现优的讲师纳入区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安排到镇街党建办、农综中心等岗位实践锻炼。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领办攻坚项目,培育出“五老说事团”“‘九’久为民”“‘窑和’巾帼调解工作法”等工作品牌7个,开展“先锋之光”等志愿服务活动210余次,切实推动党员教育学用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