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6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趋势、新要求,扎实开展2025年度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工作,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创新培训形式、聚焦学用结合等,增“党味”、提“鲜味”、添“暖味”,推动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根基增“党味”,夯实理论“压舱石”。组织架构“完善”。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为核心,科学拟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高位统筹部署,第一时间制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全县农村党员冬训春训的通知》,明确“县统筹+镇主抓+村兜底”工作机制,制定“培训工作清单”,科学规划重点任务。精品课程“优化”。深入调研、准确把握梳理基层党员在政策解读、农技实操等方面需求,对全县师资力量、优质课程、培训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摸排,动态调整课程设置,确保教育实践靶向精准、规范有序。分工落实“明确”。组织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导,重点纠治培训边界不清、进度滞后等问题。县级制定全县农村党员冬训春训整体规划,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指导各基层党组织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工作有序推进。
创新形式提“鲜味”,点燃发展“新引擎”。红色阵地“加油”。深挖红色教育资源,整合县域内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研学路线,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深挖小甸集安徽第一面党旗诞生地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实景课堂,激活红色基因。优质资源“共享”。云端赋能破解时空壁垒,打造“云端课堂”让流动党员不掉队。针对全县流动党员分布广、集中难问题,创新打造“指尖课堂”。依托“安徽党员大课堂”“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寿县党建”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学习平台,扩大教育覆盖面。乡村振兴“聚力”。在小甸镇杨圩村合作社、强村富民公司围绕农产品电商销售、竹帘生产等集体收入增收项目开设现场教学,构建党性教育与技能提升“双轮驱动”。坚持把红色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民众、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的“使命感”。
为民服务添“暖味”,绘就党群“同心圆”。坚持学用结合。开展“我是冬训春训践行人”活动,组建25支“党员服务队”,组织农技专家与党员骨干深入田间地头排查水利设施、产业道路等问题隐患,现场指导小麦赤霉病防治等技术应用。将冬训春训表现优秀学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坚持跟踪问效。建立“训后跟踪”机制,安排乡镇班子成员与参训党员开展结对指导,定期回访技能应用情况,协调解决技术难题。引导党员在重点工作中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坚持开拓创新。创新“鸿雁归巢”计划,邀请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返乡大学毕业生优秀代表等开展“一茶话五事”新春茶话会活动10余场,收集发展建议28条,实现教育培训成果向发展实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