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寿县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和培训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以增强党员党性、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着力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拓宽党员教育渠道。依托共产党员网、先锋系列等线上学习平台,让党员教育在“指尖”随时随地学,推送《安徽先锋有声书》98期、《安徽先锋有声微党课》40期,转载微党课100余部,让基层党员强筋壮骨提升党性修养。借助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因地制宜建设35个远教文化广场,306个远教终端电教站点,25个学用示范基地,高标准打造党员活动室,各站点全部配齐4k高清机顶盒和高清电视,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学习《二十大代表风采录》”“集中学习日”等形式多样的电教远教活动,共计播放100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10万余人次。建好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曹渊故居、方振武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推出“理想信念”“共同富裕”“振兴之路”等数条教育示范带和红色研学路线,开展党员党性提升、爱国主义等红色教育。积极打造村干部实训基地,非公党建实训基地,目前已完成各类实训基地19余个,其中3个获市级以上实训基地称号。
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提升党员队伍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实行基层党委和组织部门两级预审制度,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全方位、无死角核实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加大在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不断拓宽发展党员渠道。制定《关于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制的通知》,一对一为年轻干部选好导师,从思想政治引领、理论学习辅导、日常工作指导、专业技能提升等方面开展“传帮带”。组织全县267名村书记、18名社区书记参加全国村党组织书记视频培训和社区党组织书记视频培训,举办选派第一书记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140余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进一步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扎实开展选派工作“六项行动”,开展业务培训及座谈交流3期,完成选派干部“擂台比武”。指导到村任职选调生开展国情调研,撰写调研报告11篇。建立干部培养晋升机制,精准识别年轻干部担当作为,2022年以来23名80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走上科级领导岗位。选派80名优秀干部驻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11名选调生到村开展工作,有效推进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作用发挥上下功夫,保障工作有序推进。严格落实县领导包乡走村入户、乡镇领导包村联户等制度,实施“党员联户、党群连心”工程,按照“居住相邻、产业相连、技能相近、便于集中”原则,采取双向选择方式,实行党员联户“1+N户(5户—10户)”模式,完成25个乡镇2.3万余名党员与21万余户群众的“对接”,构建“乡镇-村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服务体系。把解决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了解掌握基层一线干部本领上的短板、知识上的弱项,将教学内容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把党员教育课堂前移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一线,先后举办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各类专题业务培训班29期,实行分级分类分批分岗位的“菜单式”精准培训,培训干部3400余人次,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办好实事,解决乡村治理“中梗阻”,组织联户党员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建立964个支部“联系点”,联系群众达150余万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4.2万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702件,化解矛盾纠纷千余件,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1570余次。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4668名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结合“转观念、强作风、优环境、重落实、树形象”实践活动,开展走访50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236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