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八公山区土坝孜街道:“三精”工作法强化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八公山区土坝孜街道:“三精”工作法强化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3-12-21   浏览量:    来源:

近年来,八公山区土坝孜街道不断深化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以精悉关注党员所需、精心优化学习方式、精确做好学用转化“三精”工作法,为离退休党员提供精准帮扶、精细服务,切实让离退休党员精进出彩、发热生光。

精悉关注党员所需,为离退休党员“精准帮扶”。街道始终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围绕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疑难问题,广泛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摸底,科学研判。根据实际情况,将辖区离退休党员划分为“活跃型”“关怀型”“流动型”“常规型”4种类型,依据类型量身制定学习计划,有的放矢进行工作。开展“在职+离休”精帮扶,组织在职党员与离退休党员“结对子”,党支部班子成员“一对多”结对帮扶124名离退休党员。坚持经常上门、经常问候、经常解难、经常聊天“四个经常”理念,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交流、日常走访、互访共学等形式,及时向老党员转述时政要点、支部活动、学习内容,了解老党员所思所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离退休党员“不掉队”“跟得上”,保持离退休党员和社区党组织的亲密联系,真正做到把“知识”送上门、把“温暖”送入心。今年以来,土坝孜街道实现送学上门500余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0余件。

精心优化学习形式,为离退休党员“精细服务”。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等传统学习形式的同时,依托“红星小课堂”,串联聚集街道离退休党支部、社区“银发先锋”功能型党支部。鼓励离退休党员们围绕理论学习、时事政治等内容“进课堂”“上讲台”,通过谈体会、说难题的形式进行交叉“授课”。党员之间互教互学、互评互促、交流共进,以“互动式”学习推动“学习共享”,“主动式”教学破解“被动吸收”难题。截至目前,街道共开展“红星小课堂”5期,辖区内100余位离退休党员参与活动。此外,街道还利用党员活动室、“主题党日”等学习阵地,定期、分批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集中学习12次、志愿服务23次。充分利用线上“云课堂”,把理论知识送到“云端”,通过微信向身处异地的离退休党员推送学习资源500余次。

精确做好学用转化,让离退休党员“精进出彩”。注重实践转化,以“实打实”的理论学习提升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质效,实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找准离退休党员发挥智效着力点,依托“桑榆八公”特色党建品牌,深入调研挖掘,将有特长、有技术的“活跃型”离退休党员纳入八公山区“银龄智库”,打造5个“银发先锋”离退休党员功能型党支部。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学习点优势,组织离退休党员参与老年学习。以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书法、曲艺、广场舞等课程为切口,定期开展赠书、普法、助老等关心关爱活动,汇集辖区老年群体,让“老”党员带领“老”群众,团结一致听党话、跟党走。立足5个功能型党支部,分类组建10个不同功能的离退休党员志愿服务队,承接周边居民管道维修、义务理发、书法绘画等不同需求20余件,切实让离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党,银龄再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