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淮南市大通区:“三聚焦”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淮南市大通区:“三聚焦”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12-21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在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培训方式上下功夫,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培有阵地”,注重常抓常建。该区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规范化建设,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以大通万人坑纪念馆、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方楼村史馆等场馆为支撑的红色教育矩阵,盘活红色教育“富矿”。大力开展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调研工作,聘请专家学者、组织理论骨干加强对本地域党史史料的征集研究,近年来收集、整理各类红色史料100余件(套),编撰《史钩沉海-淮南大通万人坑记》等十余部党史文献,为讲好大通党史红色故事提供更加丰富鲜活的史料。打造多条“红色历史线”“乡村振兴线”等教学线路,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场教学”优势,突破传统教育方式,以主题微党课、党员读书会、情景再现等形式,鼓励党员在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750余场,覆盖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近2万余人次。

  

  聚焦“培有队伍”,注重整合资源。该区注重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建强 “科技人才”“土专家”“田秀才”等五个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构建“党员干部+各类专家+乡土人才”的多元化师资结构,组建起一支既有较高教学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创建、防汛抗旱等主战场转化为党员教育主课堂,选派农技、医疗、教育特派团工作,各类专业人才深入合作社、示范基地现场指导生产、开展培训。去年以来,举办区级“乡村讲堂”活动3期,乡镇级34期,培训村两委、种植大户和党员致富带头人3000余人,帮助解决种养殖技术、产业发展难题290余个,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与科技助农有效衔接。

  

  聚焦“培有载体”,注重守正创新。该区精心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线上“银幕课堂”,积极拍摄制作电教片,先后拍摄制作《青山不老》《五老说事团》《爱的天平》《为民好法官》等一批党员教育“银幕精品”;运用“大通先锋”微信公众号、村(社区)微信群进行优秀电教片节目推送,把电教片从电视端搬到手机端,感召基层党员干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全区微党课大赛中播放《战士血染的红色基因》《君子为政 已正己为先》,引发观影党员群众的强烈共鸣。打造线下“五讲课堂”,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契机,借助露天电影、户外大屏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集中观看电教片,让党员群众在“沉浸式”观影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让党员群众学有标杆、行有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