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30 浏览量: 来源: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寿县迎河镇积极推进“345”工作法,在强队伍、优课程、抓服务三个方面下功夫,助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选好“3类人”,让干部队伍更“有生气”。为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迎河镇着力于选好“3类人”,激发广大党员创事干业激情。配强党组织负责人。通过补改选等方式,注重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选拔为党组织书记,建立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各支部“一把手”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把“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列入党组织书记考核工作中,聚焦解决党员教育“谁来抓”的问题。育优党务干部队伍。注重选配政治强、业务精的支委委员专职从事党务工作,保证党务干部相对稳定,通过月例会、“业务大练兵”等形式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着力破解日常工作“谁来干”的问题。培养党务后备力量。各支部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政治强、作风好的年轻党员从事辅助党务工作。镇党委开展业务专题培训对后备力量开展“一对一”教学,丰富后备干部的专业知识储备,统筹化解后续工作“谁来接”的问题。今年以来,迎河镇改选书记1人,专职党务干部2人,后备党务干部4人;开展党建业务专题培训6次、“业务大练兵”2次,为抓好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设一支懂党务、素质高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夯实基础。
上好“4堂课”,让教育培训更“接地气”。各支部根据不同群体党员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兜底培训,上好党员教育“4堂课”。“理论课堂”夯基础。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教育培训首要内容,积极发挥组织优势,邀请市县宣讲团、党委书记为镇直机关党员上党课,突出党性修养、政策理论、廉政教育等内容;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动员普通党员上台讲党课,用身边人说身边事,让党员干部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线上课堂”抓自学。按照“缺什么 补什么”的原则,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讲学模式,引导广大党员用好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微讯、远教平台等线上学习资源,差异化施教,让教育培训更“接地气”,实现了党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假期课堂”补少数。针对流动党员特殊性,利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流动党员座谈会”“流动党员专题培训班”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将流动党员聚起来集中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党员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现场课堂”促实干。为帮助培训学员尽快实现能力转换,根据农村党员需求,组织本地优秀党员、致富能手深入田间地头、示范基地开设讲坛,讲授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农民党员传技能、解难题。今年以来,共开展4类课堂12次,动员920余人次参与。
办好“5个一”,让服务群众更“聚人气”。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持续开展 “5个一”活动,以服务群众的实际检验党员教育培训实效。送1套书籍。各支部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支委成员每月定时到行动不便党员家中送学支部当月学习内容,让他们停会不停学,今年共为老党员送学18次,送书400套,1600余册。过1次“政治生日”。以党支部为单位,按月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同一月份入党的党员一起过,其他党员一并参加,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分享入党初心,实现“几名党员过生日,全体党员受教育”,今年共为150余名党员过“政治生日”。送1个“共产党员户”门牌。由镇党委统一制作 “共产党员户”门牌,在党员家庭院门前醒目位置安装,对所有挂牌的共产党员户实行合格挂牌不合格摘牌的动态管理制度,今年以来共挂牌16块,摘牌2块。拍1部党员风采录。整合镇优秀共产党员资源,收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党员故事,拍摄《迎河党员风采录》,组织广大党员集中观看,用身边鲜活事例教育全镇广大党员赓续红色血脉,筑牢初心使命。送1张党群“亲情卡”。支部聚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号召普通党员积极参与“党员联户 党群连心”活动,与群众家庭张贴双向“亲情卡”,根据服务群众“五必到”、月走访的要求,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收集民生问题。今年以来,通过活动共收集化解党员群众各类诉求320余件,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