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凤台县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队伍建设、产业带动、考核机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活力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锚定“队伍”坐标,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抓好队伍建设。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一环,推动形成“县直主抓、乡镇推进、各村协同”工作格局,乡镇领导班子每季度至少前往包保村专题调研指导1次,帮助村级党组织制定发展思路,培育产业亮点。激发党员力量。各基层党组织定期通过“三会一课”带领党员集中学习村级集体经济相关政策理论,借助党员活动日常态化跨村、跨乡观摩学习先进地区在土地流转、绿色农业等相关经验,回村鼓励带动农户探索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参与资产联营新模式,实现增收致富。突出人才作用。建立完善以信息注册、职称认定、档案登记为一体的专业技能人才信息库制度,吸纳产业大户、科技特派员入库,每月组织开展“带资金带技术带政策”入户活动,实现包户帮扶“一对一”精准指导。2023年以来,全县共选派224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特色化农业科技服务1000余次,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锚定“产业”坐标,增强项目资源“造血”功能。盘活资产资源。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平台的优化为抓手,开展集体资产清查核实工作,整合现有土地、水面、旅游文化等资源,采取土地入股、打包出租等形式,提高资产资源利用率。发展“农家”经济。围绕“三年行动规划”,扎实打造16个集体经济示范村,实行1名分管领导、1个特色产业、1家金融机构和1名党支部书记的“四个一”协同包保机制,结合村情实际,“一村一策”确定项目规划、资金使用、资源盘活等方向。打造品牌示范。每年拿出不低于85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对已形成规模效益的酥瓜、葡萄、食用菌等特色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打造本土品牌,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铺路,引导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2022年以来,凤台县骞丰精品糯米、味润米酒、青珑上品生态大米等11个集体经济项目品牌荣获“淮畔良品杯”集体经济擂台赛奖项。
锚定“考核”坐标,发挥考评激励“导向”作用。坚持制度激励导向。制发《凤台县激励乡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施办法(试行)》,设立“基本奖、绩效奖、一次性奖”,统筹村干部在集体经济工作贡献程度、工作时长等情况,合理制定分配方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大宣传带动力度。积极发挥集体经济示范村正向激励和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全县范围内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在凤台先锋系列平台、远教站点集中宣传好经验、好做法,每年定期举办集体经济“擂台比武”“集体经济大讲堂”,组织先进村分享发展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作用。落实考核“指挥棒”作用,围绕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幅、项目落地等指标进一步细化《凤台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评办法》,探索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分红”报酬模式。近年来,凤台县共争取中央和省级扶持村项目97个,扶持资金32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50余万元,全面提升集体经济专业化管理水平,实现全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