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分站

党建综合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综合 > 淮南市大通区:做好“三篇文章” 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效

淮南市大通区:做好“三篇文章” 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效

发布时间:2023-07-21   浏览量:    来源:安徽先锋网

  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严格执行组织程序、落实发展党员规定要求,在人选规划、培养方式、跟踪督导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优化党员队伍,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聚焦优中选优,做好“选”字文章。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择优发展原则,把政治标准摆在发展党员工作的首位,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科学设定发展目标,合理调整发展党员结构分布,做到总量预控,对象精选。全面走访摸排。组织区、镇、村干部深入走访,注重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中发现“潜力股”,在群团骨干、退役军人中挖掘“好苗子”,不断筛选发展党员名单、建立完善台账,并对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掌握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等结构信息,从源头上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注重力量储备。通过摸底排查全区58个村(社区)可发展党员人数,出台“一村一策”发展计划,建立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4类优秀人才“储备库”。去年以来,该区通过民主推荐、群团举荐方式,从各类储备群体中吸收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的入党积极分子117人,人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聚焦联系培养,做好“育”字文章。着重结对帮带。建立区、镇、村党员干部与培养对象“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跟进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优秀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党支部安排一到两名正式党员结对帮带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线上交流、面对面谈心谈话,推动青年人才思想“入党”。压实培训任务。高标准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训工作,通过“区级+镇级”层层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去年以来,全区各单位共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暨发展对象各类培训25场次,累计培训460余人次。强化实践能力。根据新发展党员的自身情况,邀请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加主题党日、党课等党内活动,并引导其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周末党员进社区”“红七月服务月”等实践活动,让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在防汛抗洪、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锤炼党性,去年以来,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60余次,生动践行了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精神。  

 聚焦责任审查,做好“管”字文章。明确责任清单。压实组织委员、支部书记、入党介绍人、培养联系人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责任,将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形成“党委主导、镇村联动、共同培养”的闭环工作机制。严格考察教育。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跟踪培养以及对预备党员期间的考察教育,每年对发展对象进行2次集中联审,与政审工作同步开展,去年以来,联合纪委监委、法院、公安等部门对发展对象进行资格联审50余人次,全面筛查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现实政治表现、遵守法纪法规情况以及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人的政治情况,坚决防止“带病入党”。坚持全程监督。利用年中基层党建调研评估契机,通过交叉互查、实地调研、随机抽取部分党员入党材料等方式,及时发现、补足薄弱环节。采取区级送审+定期督查,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全覆盖跟踪指导,通过审查发展党员相关材料,确保程序完整、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