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0 浏览量: 来源:
编者按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印发通知,决定对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99名个人、50个集体进行嘉奖。我市共有6名个人、3个集体受到嘉奖。今日起先锋网将开设专栏,宣传我市受嘉奖的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落实省委“一改两为”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践行民政宗旨 做好养老服务事业答卷
——淮南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梅松宝
“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60户、家庭养老床位建设100张,县(区域)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建设16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123个、智慧养老机构建成4家、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551家,为1.8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走访探视……”这是梅松宝同志2022年向全市人民群众交出的“民生答卷”。
筑民生之基,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
“这里干净卫生服务好,菜品也比较多,我每天都来”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团结社区王桂霞老人对这里的老年食堂赞不绝口。顶着酷暑搞调研,梅松宝积极协助县区做好老年食堂(助餐点)选址工作;迎着寒风去走访,食堂运营和在食堂用餐的老年人出现什么问题他一一解答。
除老年助餐外,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走访探视、家庭适老化改造、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的改造提升、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发放,这些“兜底线、保民生”的实事他必须深入县区了解实情,细致核算分配资金,到养老机构看建设,真真正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尖。他也成为老人口中的“好干部、好后生”。
强安全之本,兜牢机构安全管理底线
“松宝经常到这里来看我们,哪个地方有损坏他都指出来及时修补,我很感谢他”。潘集区架河镇敬老院的王志强老人对梅松宝的工作竖起来大拇指。梅松宝始终把机构安全当做“头等大事”,守住安全红线,筑牢发展底线,始终心系老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时时刻刻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摸排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服务质量、防范养老诈骗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2022年共开展各类检查督查100余次,2023年开展检查50余次,在他的指导下,全市共有5家养老机构被评为消防标杆示范单位,有力维护了安全稳定。
树服务之念,推进养老产业持续发展
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让养老机构能渡过难关,梅松宝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卫健委等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养老机构药品及防疫物资的保障、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稳岗补贴、养老服务机构纾困补贴各项政策,按照文件要求减免到位。
梅松宝始终秉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纾困的原则,帮助养老机构解决各类问题,养老机构在办理民办非企业证书、养老机构消防验收(备案)时遇到的各类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予以解决。东方医院康养中心在办理民办非企业证书时他积极协调,多次前往机构指导其建设,积极协助东方医院集团推进淮化医院康养中心项目建设工作,为企业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奠定了基础。
在养老机构交流座谈会上,不少养老机构反映机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招不到年轻的护理员,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待加强时,他始终把这件事放在心尖。组织市直有关单位、就召开养老服务领域“政校行企”人才交流座谈会,帮助养老机构与学校进行对接,并邀请闵行区养老机构前来交流培训,打通人才交流合作的“中梗阻”,养老服务机构纷纷表示感谢。
争创新之先,开展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自己年龄大了煮饭做菜力不从心,疫情又不敢出门,社区服务真是帮我们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问题。”这是金岭社区张长顺老人发出的感慨。2022年,淮南市率先开展“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利用物业服务企业距离近、人员熟等自身优势,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单元,面向高龄、独居、空巢、失能等有需求的老年人推出免费送餐、上门修理、事项代办等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梅松宝推动的改革创新不限于此,他始终用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在申报“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时,揭榜挂帅,立下“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军令状,力求以“试点”推动全市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