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示范基地

返回首页>>
潘集区架河镇武庙生态园远教学用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20-12-09    来源:


武庙村位于架河镇西南部,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4000人,现有六个村民组,全村辖武郢、马集子、谷家三个自然庄。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部,下辖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人数69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武庙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功能,使党员素质显著提高,能人带动效应凸显,特别是在农业结构调整、西瓜、葡萄等特色农作物规模种植、劳务输转等方面成效显著,走在了全镇的前列,体现出了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经济得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基本情况

武庙生态园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成立葡萄、西瓜种植协会,引导指导群众发展葡萄、西瓜种植等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徽姑娘”农家乐,吸纳困难群众就业50余人,助推就业脱贫,促进贫困户增收。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开展脱贫致富的宣传培训,促进了群众致富增收。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武庙生态园”远近闻名,高峰时每天可达3000-4000人参观旅游,带动本村及邻村人口就业,带动周边餐饮及葡萄、西瓜、等产业销售,为稳定脱贫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借力3A级景区的区位优势,村集体和景区抱团发展,互惠互利,通过发包、投资入股、管理服务等模式,结合已有集体经济收益途径,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0万以上。

二、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远教基地工作的领导。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实践基地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在领导力量、资金投入、措施配套、技术培训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镇党委明确表示将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切实抓好,并确保人员、资金、设备三到位。

(二)远程教育与实践技术指导相结合,增强农民的学用效果。武庙村以生态园为依托,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班,通过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学习,以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和岗位水平,培养新型农民。利用农闲时间,集中组织学习,每季度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邀请镇农技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到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授课指导。在课程计划安排上,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对党员干部,注重政治理论、农村党建基本知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先进性教育。对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群众,则注重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农村卫生、病虫防治、葡萄种植、西瓜种植等的培训。针对农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为适应农民群众不同时期的需求,合理调整学习内容,科学的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农闲时多学习,农忙时少学习,需要什么教什么。做到真正的“学为所用”、“以用促学”,确保了学习效率,让群众主动想学、愿学。

(三)大力推行远教流动送课活动。自建立武庙生态园基地以来,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教学培训,在指导农民群众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有的农户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加培训的、以及其他村群众集中学习不方便原因,积极实行了流动送课的新举措,组织技术人员送课到户,跟踪服务,使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真正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送”进了农家。

下一步架河镇武庙村生态园示范基地将在上级的关怀和领导下,再接再厉,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措施,充分发挥远教学用基地的优势,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真正得使农民群众达到了“技有所看、看有所学、学有所用”的效果。实现“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使远程教育实践基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育农民中发挥有力的助推作用。